会计人员舞弊行为防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08:31
本文关键词:会计人员舞弊行为防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会计人员 舞弊行为 舞弊动因理论 会计职业道德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互联网+”计划的不断推进,都离不开会计这种通用商业语言的重要作用,因此,会计人员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也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尽管从未放松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会计人员的舞弊行为仍然层出不穷,2015年财政部会计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多家上市公司、民营和外资企业存在虚列支出套取费用、滞缴少缴税款等问题;同年“天网行动”追缉的外逃人员中,会计岗位人员占了很大比例,会计人员似乎成了经济犯罪的最佳搭档。会计人员是掌握第一手会计资料的人,如果会计人员既能够做到不主动舞弊,又能在受到外界影响时坚守职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舞弊的发生,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正常经济秩序,把好会计人员这一关是基础。本文从会计人员个体的角度出发,对会计人员舞弊行为的动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防范会计人员舞弊行为的建议。首先,通过将会计人员舞弊行为与其他相似概念进行比较对舞弊行为进行界定,介绍了四个经典的舞弊动因理论以为后续研究会计人员舞弊行为的动因提供理论基础。然后,从压力、机会、借口三方面因素对会计人员舞弊的动因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三因素如何影响会计人员的舞弊行为。最后,针对导致会计人员舞弊的因素,提出了防范会计人员舞弊的建议,即建立反舞弊的“四不”机制:化解会计人员压力,构建会计人员不需要舞弊机制;增加舞弊行为难度,构建会计人员不能舞弊机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构建会计人员不想舞弊机制;增加舞弊行为成本,构建会计人员不敢舞弊机制。
【关键词】:会计人员 舞弊行为 舞弊动因理论 会计职业道德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导论10-17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3 研究内容15-16
- 1.4 研究方法16
- 1.5 主要创新点16-17
- 第2章 会计人员舞弊行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17-24
- 2.1 会计人员舞弊行为的相关概念17-19
- 2.1.1 会计人员行为17
- 2.1.2 舞弊与会计人员舞弊17-19
- 2.2 会计舞弊动因理论19-24
- 2.2.1 会计舞弊冰山理论19-20
- 2.2.2 会计舞弊三角理论20
- 2.2.3 会计舞弊GONE理论20-21
- 2.2.4 会计舞弊风险因子说理论21-24
- 第3章 会计人员舞弊行为的方式及危害24-27
- 3.1 会计人员舞弊行为的方式24-25
- 3.2 会计人员舞弊的危害25-27
- 3.2.1 对企业的危害25
- 3.2.2 对利益相关者的危害25
- 3.2.3 对会计人员和会计行业的危害25-27
- 第4章 会计人员舞弊行为的动因分析27-37
- 4.1 会计人员的压力与舞弊行为27-29
- 4.1.1 个人经济需要压力与舞弊行为27
- 4.1.2 领导压力与舞弊行为27-28
- 4.1.3 单位人际关系压力与舞弊行为28
- 4.1.4 会计工作性质本身的压力与舞弊行为28-29
- 4.1.5 外部监管部门压力与舞弊行为29
- 4.1.6 就业压力与舞弊行为29
- 4.2 会计人员舞弊的机会与舞弊行为29-33
- 4.2.1 内部控制在设计或运行上不够完善30
- 4.2.2 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及会计制度的漏洞30-31
- 4.2.3 资产本身的特性易导致舞弊31-32
- 4.2.4 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工作流程繁琐32
- 4.2.5 会计法律制度不健全32-33
- 4.2.6 对会计人员的监督不力33
- 4.3 会计人员的借口与舞弊行为33-37
- 4.3.1 对舞弊行为的容忍,助长会计人员的侥幸心理33-34
- 4.3.2 晋升、报酬或其他奖励与预期不符34
- 4.3.3 对企业感到不满,或对企业对待自己的态度感到不满34-35
- 4.3.4 法律意识淡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35
- 4.3.5 受领导指使,自己无需承担责任的推诿态度35-36
- 4.3.6 舞弊是出于为企业利益或集体福利考虑36-37
- 第5章 会计人员舞弊行为的防范37-50
- 5.1 化解会计人员压力,构建会计人员不需舞弊机制37-41
- 5.1.1 改善薪酬和奖励机制,增加人文关怀37-38
- 5.1.2 提高会计工作地位,营造和谐工作氛围38-39
- 5.1.3 提高会计人员自我调节压力的能力39-40
- 5.1.4 完善对会计人员的保护制度,缓解从业压力40-41
- 5.2 增加舞弊行为难度,,构建会计人员不能舞弊机制41-44
- 5.2.1 完善单位内部控制41-42
- 5.2.2 提高内审质量,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人员的舞弊行为42-43
- 5.2.3 完善会计规范,减少职业判断空间43
- 5.2.4 财经法规的与时俱进43-44
- 5.3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构建会计人员不想舞弊机制44-47
- 5.3.1 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44-45
- 5.3.2 建立以会计职业道德为核心的会计人员评价机制45-46
- 5.3.3 坚持法制与德治紧密结合46
- 5.3.4 净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46-47
- 5.4 增加舞弊行为成本,构建会计人员不敢舞弊机制47-50
- 5.4.1 严格执行会计人员准入机制47-48
- 5.4.2 加强监管,提高舞弊行为被发现的概率48-49
- 5.4.3 加大对会计人员舞弊行为的处罚性质和力度49-50
- 结束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5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4
本文编号:593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5933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