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山区越岭铁路选线策略及线路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强震山区越岭铁路选线策略及线路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强震山区 选线策略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风险评价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一带一路”宏观政策的指引,西部地区铁路发展得以稳步加快。2014年,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措施,交通运输行业为了大力推进国内交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措施,使得交通运输各项稳中有进。随着西部地区运输能力要求的提升,铁路作为运输的主要载体形式,西部地区铁路网将得以强化。由于西部地区崇山峻岭,沟谷横错,并且地震断裂带交错纵横,铁路如何安全快捷的穿越山谷丘陵地带,避免由于越岭铁路线路方向错误或者越岭铁路形式不当造成后期生命及财产损失。因此,研究铁路通过强震山区越岭地带线路策略及如何进行线路风险的有效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了越岭铁路的组成,归纳提出了越岭铁路不同组成部分的选线策略方法与基本原则。当铁路无法绕避高风险越岭区域时,研究提出了铁路经过强震山区越岭段线路评价方法。(2)分析了震区铁路致灾机理,归纳提出了在强震山区越岭段铁路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类型,探讨了地震对越岭山区铁路造成的危害,同时分析了不同的灾害对构造物造成损坏的集中位置及其被破坏的机理。(3)研究了将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计算风险指标系数。在识别风险因素后,将风险指标量化。当铁路通过强震高风险山区时,由于采取的越岭方式不同,铁路可能面临不同的风险灾害,通过计算得出了铁路在不同越岭形式下面临的不同风险组合的数学表达式。(4)构建了强震山区越岭段线路方案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当铁路采取不同构造物进行越岭时,其对应的各风险组合值。探讨了将灰色关联模型融入强震山区越岭铁路线路方案评价中;计算出铁路经强震山区采用不同构造物形式进行越岭时的各风险程度大小。(5)基于国内某在建铁路,采用了强震越岭铁路风险评价方法,当铁路采用不同构造物方式进行该区域越岭时,构建了铁路面临不同风险组合的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计算出风险大小我国山区铁路自然环境复杂,在建设之前选择一条地形条件好,从而减少由强震引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对保障铁路线路以及人员安全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强震山区 选线策略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风险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212.3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现状12-15
- 1.2.1 强震山区越岭铁路选线12-13
- 1.2.2 强震山区铁路风险评估13-15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5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15-17
- 第2章 强震越岭山区铁路选线策略研究17-23
- 2.1 强震山区越岭铁路研究17-21
- 2.1.1 越岭选线17-19
- 2.1.2 越岭线路以桥梁形式通过19-20
- 2.1.3 越岭线路以隧道形式通过20-21
- 2.2 强震山区越岭铁路线路评价方法研究21-22
- 2.3 本章小结22-23
- 第3章 强震越岭区铁路线路灾害研究23-36
- 3.1 越岭山区地震及地质灾害研究23-27
- 3.1.1 地震对越岭铁路危害23-24
- 3.1.2 地震引发的越岭山区地质灾害24-27
- 3.2 强震引发越岭山区铁路致灾机理分析27-35
- 3.2.1 路基震害27-29
- 3.2.2 桥梁震害29-31
- 3.2.3 隧道震害31-33
- 3.2.4 轨道震害33
- 3.2.5 支挡物震害33-35
- 3.3 本章小结35-36
- 第4章 强震山区越岭铁路风险选线及风险评价方法研究36-48
- 4.1 越岭铁路风险选线36-37
- 4.2 铁路震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37-47
- 4.2.1 风险因素识别37-40
- 4.2.1.1 风险识别的方法37-38
- 4.2.1.2 风险因素具体识别38-40
- 4.2.2 基于灰色关联法—AHP与熵权法结合的风险评价方法40-47
- 4.2.2.1 方法的理论依据40-43
- 4.2.2.2 风险评价方法43-47
- 1 根据熵权—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43-46
- 2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法的风险评价46-47
- 4.3 本章小结47-48
- 第5章 强震山区越岭铁路指标体系及风险评价研究48-62
- 5.1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48-59
- 5.1.1 指标的选择48-49
- 5.1.2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49-59
- 5.2 强震山区越岭段线路风险方案评价59-61
- 5.3 本章小结61-62
- 第6章 某铁路越岭线路方案风险评价实证研究62-74
- 6.1 工程概况62-64
- 6.1.1 地形、地貌62
- 6.1.2 地质概况62-63
- 6.1.3 工程技术指标63-64
- 6.2 风险评价体系建立64-73
- 6.2.1 指标计算64-72
- 6.2.2 基于指标计算进行方案评价72-73
- 6.3 本章小结73-74
- 结论与展望74-76
- 致谢76-77
- 参考文献77-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荣;纪淑娟;朱红梅;;基于层次分析和灰色分析的水质风险评价方法[J];水资源保护;2011年01期
2 徐琳瑜,陈家军,王红旗;油田开发的一种区域风险评价方法及应用[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3 王伟军;;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方法综述[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年07期
4 简小磊;夏良树;胡思思;曹霖;;铀矿山土壤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J];铀矿冶;2013年04期
5 汪清梅;;公路工程施工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的分析与运用[J];企业技术开发;2008年08期
6 张文雄;;石化码头工程环境风险评价方法[J];能源与环境;2009年02期
7 孙建华;;项目风险评价方法及进展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33期
8 何进朝;李嘉;;河流突发性污染事故风险评价方法的探讨[J];水道港口;2006年04期
9 杨云峰;赵剑强;;公路建设项目水环境风险评价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张勇;孙世群;殷福才;程静;;生产过程中氯气泄漏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晓龙;李培英;;湿地风险评价方法与途径[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董法军;何宁;杨国宏;吴立志;;基于单体对象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实例分析[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3 苏浩;王卉;谢敏豪;;运动不足与导致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申瑞婷;胡宗敏;梁刚;;港口船舶溢油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景文;;面向化学品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的计算(预测)毒理学[A];2014线粒体毒性与基于毒性通路的安全性评价新策略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替代法与转化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丽;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安全壁垒[N];中国石化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小龙;海岛生态系统风险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焕波;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源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张明威;强震山区越岭铁路选线策略及线路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董志贵;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及软件设计开发[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4 钟锐;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董迎雯;农药企业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6 米莎;区域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7 郭曙光;机械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8 梁辰;对六甲基磷酰三胺合成工艺热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
9 王一玲;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的探讨[D];内蒙古大学;2009年
10 史壮;场地环境评价中污染和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88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788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