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东盟合作的机遇、瓶颈与路径——兼论中泰战略合作探路者作用

发布时间:2017-09-09 09:14

  本文关键词:“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东盟合作的机遇、瓶颈与路径——兼论中泰战略合作探路者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一带一路 中国-东盟合作 中泰战略合作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全方位支持,促进沿线各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推动构造更公平、合理、高效的地区产业分工体系,以及搭建更广泛、灵活、务实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平台,从而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开拓战略机遇。不过,中国-东盟合作面临战略互信缺失、国家治理乏力、多元文化冲突等结构性难题,将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发展瓶颈,有必要加强交互式、滚动式、浸润式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完善。得益于区位、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中泰战略合作尤其是中泰铁路合作很有可能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样板,从而积极发挥体制机制创新的探路者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国-东盟合作 中泰战略合作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周边政治环境研究”(14BGJ002)
【分类号】:F125;D822.333
【正文快照】: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与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规划中,东南亚占据至关重要的枢纽地位。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余振;葛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区位效应:基于中国东盟自贸区产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J];财贸经济;2014年12期

2 邢晓姿;;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泰国社会之影响[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周方冶;;新旧利益集团的政治博弈——基于权力结构“同心圆”模型的东亚政治转型研究[J];探索;2013年05期

4 张蕴岭;;中国与周边关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J];人民论坛;2014年06期

5 谷源洋;;大国汇聚亚洲与中国“经略周边”——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思考[J];全球化;2014年12期

6 石源华;;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内涵[J];世界知识;2015年02期

7 张蕴岭;;亚太经济一体化与合作进程解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8 周方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的几点看法[J];新视野;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仲如林;;浅谈中国文化对泰国社会的影响[J];读书文摘;2015年08期

2 卢光盛;许利平;;周边外交“亲诚惠容”新理念及其实践[J];国际关系研究;2015年04期

3 王晓玲;;“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与人文交流思路的转换[J];现代国际关系;201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丽鸽;试论泰国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因子[D];云南大学;2012年

2 郑莹;试论汉文化对泰国文化的影响[D];云南大学;2012年

3 陈清霞;潮剧在泰国的发展和流变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张伟伟;基于语料库的泰国华文成语定量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邓静;泰剧热播中国的受众接受心理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孙春莲;泰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7 袁莉;泰国中学生与中国文化学习[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8 沈昌盛;针对泰国大学生的《三国演义》文化教学内容和教材设计[D];厦门大学;2014年

9 孙娅;从地缘政治看中泰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10 陈彦竹;中泰文化冲突导致的汉语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D];广西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鹏;高等教育:韩国经济腾飞的“翅膀”[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1期

2 王业强;魏后凯;;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3 周方冶;;泰国政治转型中的政商关系演化:过程、条件与前景[J];东南亚研究;2012年04期

4 唐国强;王震宇;;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变、路径及展望[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1期

5 刘赐贵;;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若干思考[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4期

6 全毅;汪洁;刘婉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与建设方略[J];国际贸易;2014年08期

7 彭伟强;;印尼高等教育的发展及改革策略[J];世界教育信息;2002年02期

8 漓源;;苏哈托:一个富可敌国的腐败家族[J];经济世界;1998年11期

9 周方冶;;中泰关系-东盟合作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分析视角[J];南洋问题研究;2014年03期

10 侯营;;泰华文学对泰语文学的影响[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梅;东盟-日本关系发展演变中东盟的认知转变[J];东南亚研究;2005年02期

2 王馨;茅锋;;地区联盟牵动大国格局——评2006年东盟外长年会[J];东南亚纵横;2006年09期

3 王士录;;东盟合作机制与原则改革的争论及前景[J];当代亚太;2007年08期

4 马[F;;东盟成立四十周年回顾[J];当代亚太;2007年08期

5 张学刚;;终于召开的东盟系列峰会[J];世界知识;2009年22期

6 ;中国与东盟商企代表热议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J];当代广西;2010年03期

7 于臻;;冷战后东盟对西方人权压力的反应及其影响[J];东南亚研究;2011年01期

8 马[F;;东盟与印度“10+1”合作机制的发展[J];东南亚纵横;2012年04期

9 马燕冰;;中国—东盟:打造“钻石十年”[J];世界知识;2013年21期

10 安东尼·罗利;黄丁兰;;东盟按日本的示意行事[J];南洋资料译丛;197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林;;东盟国家留学生学习医古文课程的困难及对策[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黄桂香;潘介春;何新华;;枇杷产业在中国——东盟水果贸易中的地位(摘要)[A];第五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程道品;易丰;;泛珠-东盟背景下的广西高端旅游市场开发探析[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梁振芳;;积极参与广西—东盟农业合作 推进沿边农业产业化发展[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唐农;;加强中国-东盟国际合作,促进传统医药发展[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报告集[C];2013年

6 张雪;;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建设与中美因素[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朱新光;齐峰;;中国与东盟的气候合作机制[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8 王勤;;东盟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及东盟主要成员国间的双边关系[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9 陈道超;李晟;;论中国农机参与东盟自由贸易[A];第三届(2003年度)中国农机论坛文集[C];2003年

10 陆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广西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影响及对策[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庭娅;中国-东盟自贸区:“破浪”还需“防险”[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王婧;中国与东盟再走近一步[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徐庭娅;五大因素影响中国-东盟经贸合作[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4 ;广州中小企业如何到东盟赚钱?[N];证券日报;2003年

5 鹤鹏;东盟旅游业遭遇3大威胁[N];中国旅游报;2001年

6 陈富钢;东盟国家调整促销战略本地区旅游成为重点[N];中国旅游报;2002年

7 邝伟楠;广西迎来二十万东盟游客[N];中国旅游报;2004年

8 仲欣;东盟拟以单一签证吸引中国游客[N];中国旅游报;2004年

9 吕文;中国—东盟旅游研讨会在上海举行[N];中国旅游报;2005年

10 广西记者站 邝伟楠;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硕果累累[N];中国旅游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玉渊;东盟决策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唐盛尧;中国—东盟农业比较优势与合作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3 肖斌;一致与冲突:东盟与欧盟经济政治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甘振军;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郑磊;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陈奕平;依赖与抗争[D];暨南大学;2006年

7 彭文平;经济安全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D];暨南大学;2010年

8 麻昌港;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进程及影响机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作成;马来西亚与东盟:外交政策与地区主义[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徐善宝;建构共同利益:中国—东盟关系研究的新视角[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浩;东盟地区主义下的中国—东盟关系及其延展[D];暨南大学;2008年

2 王勇;冷战结束前后日本与东盟国家合作特点之比较[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彦;东盟认同建构和变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刘江韵;论东盟对中美的对冲战略(1997~2008)[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5 朱晓莹;冷战后日本对东盟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黄钺;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设及其制约因素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7 杨永红;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产业内分工探讨[D];广西大学;2005年

8 樊核力;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现状与前景[D];延边大学;2006年

9 李镜池;减免东盟关税对中国宏观经济和产业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6年

10 刘志强;越南在东盟中的地位与作用[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19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819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1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