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发展战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正式成立,完成了国内首个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变的华丽变身。目前,全国各个地方的出口加工区都在寻求路径积极向综合保税区转型,以促进自己健康持续发展,并最大幅度的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呼和浩特综保区能够充分利用俄、蒙两国与内蒙古相邻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农牧业生产资源,并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全面开发开放,为中俄、中蒙之间边境经贸往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促进地区合作和文化交流,促进实施向北开放战略,融入“一带一路”、“呼包银榆”建设。本文在自由贸易区和综合保税区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以呼和浩特市出口加工区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对呼和浩特综保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了分析,以确定综保区发展中的外部机会以及威胁,内部优势以及劣势,对其所面临的威胁与机会,劣势与优势相匹配,提出呼市综保区在未来发展中应采取的发展战略定位,并就其应该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以及所拥有的资源,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为保证战略任务的完成,还提出了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以确保综保区发展步伐能同全国其他综保区保持一致,甚至领先于它们。
【关键词】:出口加工区 综合保税区 战略管理 经济优势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5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引言10-15
- 1.1 选题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2
- 1.2.1 研究目的10-11
- 1.2.2 研究的意义11-12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12-15
- 1.3.1 研究思路12-13
- 1.3.2 研究内容13-15
- 第二章 战略管理理论及国内外综保区发展经验借鉴15-24
- 2.1 战略管理研究综述15-16
- 2.2 国外综保区发展经验借鉴16-18
- 2.2.1 国外综保区发展概况16-17
- 2.2.2 国外综保区发展的经验17-18
- 2.3 国内综保区发展态势18-24
- 2.3.1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及发展状况18-20
- 2.3.2 苏州综保区发展状况20-21
- 2.3.3 重庆综保区发展状况21-22
- 2.3.4 西安综保区发展状况22-23
- 2.3.5 国内综保区发展的可借鉴经验23-24
- 第三章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发展现状评述24-28
- 3.1 呼和浩特市综合保税区简介24
- 3.2 呼和浩特市综合保税区发展现状24-26
- 3.3 呼和浩特市综合保税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6-28
- 第四章 呼和浩特市综合保税区发展环境分析28-33
- 4.1 政策法律环境分析28
- 4.2 经济环境分析28-29
- 4.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29
- 4.4 技术环境分析29-30
- 4.5 进出口贸易环境分析30
- 4.6 发展机遇与威胁分析30-33
- 4.6.1 发展机遇分析30-31
- 4.6.2 发展威胁分析31-33
- 第五章 呼和浩特市综合保税区发展条件分析33-38
- 5.1 资源条件分析33
- 5.2 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33-38
- 5.2.1 发展优势分析33-35
- 5.2.2 发展劣势分析35-38
- 第六章 呼和浩特综保区发展战略及实现路径38-47
- 6.1 SWOT分析38-39
- 6.2 发展战略定位39-40
- 6.3 发展战略目标40
- 6.4 发展战略重点40-43
- 6.4.1 开疆拓土——扩大发展空间40-41
- 6.4.2 飞龙在天——产业升级、招商引资41-42
- 6.4.3 保控结合——保障现有企业增长,提升企业创新能力42-43
- 6.5 发展战略实现路径43-47
- 6.5.1 打造面向新能源产业链的产业集群43-44
- 6.5.2 打造面向智能加工和制造业的产业集群44
- 6.5.3 打造面向“互联网+”的保税物流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44-47
- 第七章 呼和浩特综保区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47-50
- 7.1 发挥品牌效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47
- 7.2 加强“区区合作”和“区港联动”,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47
- 7.3 加快人才集聚,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47-48
- 7.4 优化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48
- 7.5 加强配套实施建设,提高综保区综合实力48-49
- 7.6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49-50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焱;皮亚明;丁长青;;综合保税区将给北京带来什么?[J];投资北京;2009年06期
2 刘晓伟;;空港综合保税区有哪些税收优惠[J];税收征纳;2009年07期
3 张海燕;;我国综合保税区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1年11期
4 张贵英;;西永综合保税区现状及对重庆外贸的影响研究[J];中国商贸;2012年09期
5 陈晖;;贵州需要“综合保税区”[J];当代贵州;2012年30期
6 王玮;;南京设立综合保税区的战略意义及对策建议[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年12期
7 ;国家所需 宁夏所能——加快“两区”建设 推动宁夏发展[J];宁夏党校学报;2013年02期
8 赵登峰;牛芳;;依托前海合作区建设深圳综合保税区的思考[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3年04期
9 ;山西省首个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J];大众标准化;2013年10期
10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海口综合保税区的批复[J];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告;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恭;;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宝鸡陆港型综合保税区的构想[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2 叶乘伟;;凭祥边境综合保税区产业布局战略研究[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工程2013年3月验收[A];上海空港(第16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文雯;综合保税区有了海关[N];苏州日报;2008年
2 记者 冯秀英;我国启动首家空港型综合保税区[N];北京商报;2008年
3 张立;全国首家空港型综合保税区奠基[N];现代物流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罗霞;踏访“海口综合保税区”[N];海南日报;2009年
5 记者 陈发卿;海口保税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N];经济日报;2009年
6 记者 王刘芳;空港综合保税区设“顺义海关”[N];北京日报;2009年
7 记者 陈弘仁;我国首家空港型综合保税区在京启动[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8 刘浦泉;国内首家空港型综合保税区奠基[N];中国企业报;2008年
9 记者 林东程;海口综合保税区力争下半年封关运作[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陈素玲;七家入驻综合保税区企业开工[N];黑龙江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基于服务及国际服务原理的综合保税区业务经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殷正东;我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张晨;曹妃甸综合保税区产业选择与发展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王武;我国自由贸易园区布局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陈文;基于综保区的半导体产业供应链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徐薇;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陈娇娇;成都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升级的管理体制与政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8 汝曼抒;银川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中政府管理体制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9 朱强;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发展战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10 孙丽娜;我国综合保税区布局规划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13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913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