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遗产简谱与“一带一路”战略
本文关键词:线路遗产简谱与“一带一路”战略
【摘要】:我国正在布局和推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线路遗产的历史资源和文化符号,协同我国与周边各国的共同发展,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线路遗产作为联合国世界遗产事业"全球性战略"的有机部分,自有其历史逻辑和遗产学原理,也形成了特殊的话语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创造性地将线路遗产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国家;同时,"一带一路"也隐含着恢复和彰扬中华民族的"汉唐自信"。然而,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线路遗产相关的知识谱系,本文就线路遗产的历史知识以及我国线路遗产的特色进行介绍和分析。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关键词】: 线路遗产 一带一路 全球战略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11&ZD123)
【分类号】:G122
【正文快照】: 引言“线路遗产”(Heritage Rout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分类中的一个种类。中国是世界上线路遗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迟至2014年,我国才获得线路遗产名录,1成为同时拥有现存世界上最长人工运河与世界最长遗产线路的国家,可谓实至名归。“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向春;;文化遗产关键词:遗产线路[J];民族艺术;2015年02期
2 秦永章;;费孝通与西北民族走廊[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少宏;邓碧波;范圣玺;;设计创新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东南学术;2014年03期
2 徐新建;;当代中国的遗产问题——从“革命”到“守成”的世纪转变[J];文化遗产研究;2011年00期
3 王丽雅;;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现状初探(下)——基于《中国文化印象调查》数据的分析[J];对外传播;2014年10期
4 苏东晓;;论电影中的非遗形象建构——以非遗题材电影为例[J];大众文艺;2014年22期
5 孟慧英;苑杰;;文化遗产语境下的世界萨满文化[J];世界宗教文化;2014年05期
6 李建宗;;文化边界与族群互动:“内亚”视角下的河西走廊[J];青海民族研究;2015年01期
7 托玛索·泼罗瓦朵;;以民族走廊的研究成果论中国西北边缘社会的文化边界[J];青海民族研究;2015年02期
8 崔明;;甘青民族走廊民间信仰多元特征及族际研究模式初探[J];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03期
9 奚燕锋;吴敬;;女工艺术在现代针织服装中的运用[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鲁春晓;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产业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托玛索·泼罗扎朵(Tommaso Previato);中国丝绸之路甘青段人口迁徙与民族格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佳;网络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传播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阿锐;威宁彝族“撮泰吉”文化及保护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3 张国伟;长阳南曲的传承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任亚娟;山西运城市“背冰亮膘”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蓦;探寻丽江古城文化生命力[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6 蔡燕妮;鹤峰柳子戏的传承现状及保护性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周江;论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D];重庆大学;2013年
8 王文薇;影视视野下佤族清戏的传承与传播[D];云南艺术学院;2014年
9 旦知杰;民国时期拉卜楞地区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
10 赵梅;工程建设中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制度保护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公麟;;费孝通邀西北三省区负责人共商地区发展战略[J];群言;1988年06期
2 曲伟;;为了黄河流域的振兴和发展[J];群言;1989年06期
3 田文军;;《老子》“道”论新探[J];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4 李绍明;;费孝通论藏彝走廊[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费孝通;;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6 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7 R.迈 ,林丹;“道”:道路与道说[J];世界哲学;2004年02期
8 刘卫民;江村经济六十年──费孝通教授访谈录[J];战略与管理;1995年02期
9 费孝通;民族社会学调查的尝试[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展斌;保护文化遗产,发展先进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2 何星亮;关于保护和开发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若干问题[J];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3 孟华,秦耀辰;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外部性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束义明,李莉;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资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朱强;李伟;;遗产区域:一种大尺度文化景观保护的新方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1期
6 苏荣誉;;论自然与文化遗产问题[J];文化学刊;2007年02期
7 刘庆余;李娟;张立明;王乃昂;李钢;;遗产资源价值评估的社会文化视角[J];人文地理;2007年02期
8 沙中土;;非洲遗产:被遗忘的角落[J];地图;2007年05期
9 陈金华;秦耀辰;孟华;;国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与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甘丽;邓莹;;我国遗产资源制度管理模式探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建华;;遗产保护与媒体宣传的关系[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2 王华;梁明珠;;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影响因素分析——香港保留皇后码头事件透视[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钱振越;;保护世界遗产 永远造福人民[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曹新;;风景遗产概论[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邢启坤;;论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齐欣;靳秒;黄小芳;;“遗产小道”方法及在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上的应用——以大运河遗产小道杭州示范段为例[A];2013年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战略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何星亮;;关于保护和开发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若干问题[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研讨会资料专辑[C];2003年
8 王秉洛;;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同其所处环境不可分离[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潘运伟;杨明;;濒危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变[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磊;;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宽度和层次构建研究——以左云摩天岭长城段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崔成泉;保护好民族的文化和自然遗产[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孟宪民;优势·成就与问题·差距[N];中国文物报;2005年
3 中国社科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徐嵩龄;遗产资源的经济学特征[N];经济参考报;2002年
4 刘红婴;为世界遗产竖起法律的盾牌[N];中国建设报;2004年
5 文博;中意文化遗产中心项目顺利启动[N];中国文物报;2006年
6 记者 李佳鹏;《国家遗产名录》不设终身制[N];经济参考报;2006年
7 特派记者 陆成钢;人才,是文化遗产保护最稀缺的资源[N];嘉兴日报;2006年
8 苏荣誉;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管理和利用[N];学习时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陈香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系兼任教授 徐苹芳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教授,生态学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 陈昌笃;如何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周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梅宝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N];周口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肖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构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姣;长江三峡遗产廊道构建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2 唐巧;风景区河流廊道遗产体系构建[D];西南大学;2012年
3 沙迪;遗产廊道构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4 杜娟;“潇湘八景”遗产廊道的构建[D];中南大学;2012年
5 史维;政府在大型赛事遗产开发利用中的作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6 毕耜安;上海市政府对大型赛事遗产开发利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7 鲍展斌;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哲学思考[D];浙江大学;2002年
8 梁中荟;西安文化产业与遗产保护规划的发展关系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
9 段秋岑;线性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10 姜成勇;无锡市民族工商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91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991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