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从矿产资源方面浅谈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战略合作

发布时间:2017-10-08 20:10

  本文关键词:从矿产资源方面浅谈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战略合作


  更多相关文章: “一带一路” 战略合作 新丝绸之路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利于加强亚洲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形成政治互信、经济整合、文化包容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本文试图从矿产资源的角度浅谈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战略合作。先通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矿产品贸易情况筛选出矿产资源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再结合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资源情况及与中国的距离,提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矿产资源合作构想。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关键词】“一带一路” 战略合作 新丝绸之路
【分类号】:F426.1;F125
【正文快照】: 3.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37)当前全球新兴经济体不断崛起,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球的经济中心已经开始由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全球经济调整阶段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再结合近几年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逐步上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袁新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理论月刊;2014年11期

2 贾庆国;;建设“一带一路”之我见[J];群言;2014年10期

3 蒋承菘;;关于“矿产资源保障程度”的若干思考[J];稀土信息;2006年09期

4 冯浩;;一路一带战略下国际通道建设问题的思考[J];综合运输;2014年10期

5 杨晨曦;;“一带一路”:外交该做什么?[J];新产经;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雒应福;辛存林;;甘肃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2 徐滨士,刘世参,史佩京,邢忠,谢建军;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效益分析及对循环经济贡献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5年01期

3 徐滨士;刘世参;史佩京;;再制造工程和表面工程对循环经济贡献分析[J];中国表面工程;2006年01期

4 滕吉文;;当代中国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势态与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进程中的使命[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滕吉文;刘建明;刘财;姚敬金;韩立国;张永谦;;第二深度空间金属矿产探查与东北战略后备基地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4期

6 滕吉文;田有;刘财;韩立国;;中国双相沉积盆地、古老结晶基底与东北地区深层潜在油气藏[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4期

7 郝维昌;王天民;;资源、环境与材料的可持续发展[J];材料导报;2006年01期

8 成金华;汪小英;;工业化与矿产资源消耗: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调整[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吕俊武;关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资源战略规划的思考[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年05期

10 滕吉文;21世纪地球物理学的机遇与挑战[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地壳内部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 m)石油与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化石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2 滕吉文;;强化第二深度空间金属矿产资源探查,加速发展地球物理勘探新技术与仪器设备的研制及产业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3 滕吉文;张永谦;阮小敏;;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与必须深层次思考的几个科学问题——非化石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4 陈国栋;;加强华东地区矿产资源调查 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徐滨士;史佩京;董世运;王海斗;许一;;纳米电刷镀技术——再制造工程中的关键技术[A];2005年上海市电镀与表面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新华;宁夏矿产资源产业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王剑辉;祁漫塔格地区矿产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罗小南;河南省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赵洋;基于PSR概念模型的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高丽;中国资源型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辨识与控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毕天平;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7 李迎旭;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胡胜国;资源环境产权融资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吴尚昆;中国矿业外资投资环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潘锡辉;我国典型紧缺矿产资源跨国经营投资环境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洁;矿产资源的刑事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固望;基于资源量储量转化模型的我国铁矿资源保障程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王仕芳;卤水中锂盐的绿色提取及纯化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4 扎卡里亚(ould moustapha zekeria);中国与毛里塔尼亚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合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义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颜;某金矿采空区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宋sハ,

本文编号:996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996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8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