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理论 文化建设 市民社会
【摘要】:安东尼奥·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20世纪二十年代前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按照俄国革命模式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相继失败,葛兰西为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索,提出了著名“文化领导权”理论。他认为,在市民社会已经很发达的西方国家,如果只采用武装暴力的手段去推翻一个国家的外部掩护是不彻底的,并不能真正地取得革命的胜利,而必须先要在意识形态领域首先取得领导权。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条新道路。在今天,近一步研究“文化领导权”理论,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然具有重要价值。 论文由4部分组成。 导言部分主要明确了选题的意义,包括“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概述了国内外研究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基本情况。简单介绍了论文的创新之处及框架结构。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理论来源。资本主义深刻的全面的社会危机,西欧无产阶级革命遭受的惨痛失败,意大利的特殊政权组织形式等是其产生的独特历史条件。接着介绍了“文化领导权”的多方面理论来源,既受马克思、列宁思想的启迪,也深受本土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拉、布里奥拉思想的影响。 第二部分阐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基本内容。首先介绍了“文化领导权”的基本内涵。总结了“文化领导权”的特征。然后从“文化领导权”的哲学基础——实践哲学;实施的场所——市民社会;实现途径——政党以及知识分子,实施的策略——“阵地战”等四方面梳理了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基本内容。 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首先对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地位、创新之处及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较客观的评析。其次着重论述了“文化领导权”对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发挥知识分子的特殊作用;必须持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定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关键词】: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理论 文化建设 市民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09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论8-13
- 一、选题意义8-9
- (一)理论意义8
- (二)现实意义8-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一)国内研究现状9-10
- (二)国外研究现状10-11
- 三、论文创新之处11
- 四、论文基本内容与框架结构11-13
- 1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理论来源13-20
- 1.1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13-15
- 1.1.1 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的社会危机13-14
- 1.1.2 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14
- 1.1.3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政权组织形式14-15
- 1.2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来源15-20
- 1.2.1 马基雅维利的民族自强精神与集体意志理论15-16
- 1.2.2 马克思的国家与阶级意识理论16-17
- 1.2.3 列宁的无产阶级领导权理论17-18
- 1.2.4 拉布里奥拉的实践哲学理论18-20
- 2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基本内容20-31
- 2.1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概念20-22
- 2.1.1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内涵20-21
- 2.1.2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特征21-22
- 2.2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哲学基础22-24
- 2.2.1 葛兰西对实践哲学的独特见解22-23
- 2.2.2 实践哲学的文化价值23-24
- 2.3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实施前提及对象——市民社会24-27
- 2.3.1 市民社会的理论前提——“完整的国家学说”24-25
- 2.3.2 市民社会——“有效的防御工事”25-27
- 2.4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实现途径——政党和知识分子27-28
- 2.4.1 政党——文化领导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27
- 2.4.2 知识分子——文化领导权的桥梁与纽带27-28
- 2.5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实现策略——“阵地战”28-31
- 2.5.1 葛兰西关于“运动战”、“阵地战”的基本观点29-30
- 2.5.2 “阵地战”——西方革命具体方式的根本转变30-31
- 3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评析及现实启示31-46
- 3.1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思想评析31-35
- 3.1.1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理论地位31-32
- 3.1.2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创新之处32-33
- 3.1.3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局限性33-35
- 3.2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现实启示35-46
- 3.2.1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着力推进文化强国战略35-41
- 3.2.1.1 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35-37
- 3.2.1.2 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控制权37-38
- 3.2.1.3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与教育,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38-39
- 3.2.1.4 扩大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9-41
- 3.2.2 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41-43
- 3.2.3 必须持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43-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1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朝毅;;论“文化领导权”问题对当代社会主义的重要性[J];理论观察;2007年01期
2 林秀玲;;浅析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时代价值[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王昭锋,徐雷;从葛兰西“领导权”理论看当前意识形态工作[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曾庆娣;;重读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J];理论视野;2009年06期
5 李欣然;;浅谈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6 胡杰华;潘西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J];理论视野;2008年05期
7 余超文;;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理论界;2009年09期
8 王雨辰;略论葛兰西的市民社会与文化领导权理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焦勇勤;葛兰西文艺思想评析[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0 张磊;李合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启示[J];改革与开放;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敬志伟;;略论新时期党的文化领导权的巩固[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2 刘康;;瞿秋白与葛兰西——未相会的战友[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3 吴昕炜;;葛兰西对“感性的人的活动”的阐释[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凡;;葛兰西与“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W.F.豪克;孙晓丽;;从马克思到葛兰西—从葛兰西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哲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6 山小琪;张周志;;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当代启示[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姚国宏;;论葛兰西的知识道德集团理论及现实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8 赵可;;浅论葛兰西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刘康;;瞿秋白与葛兰西——未相会的战友[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10 吴友军;;实践本体论基础的设定与文化批判转向——论葛兰西的实践哲学[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同大学文史学院 相静;加强文化领导权的建设[N];文艺报;2008年
2 仰海峰 北京大学哲学系;葛兰西的理论魅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意]希尔维奥·彭斯 意大利葛兰西研究所所长、佛罗伦萨大学教授;田时纲 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葛兰西政治及思想历程(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希尔维奥·彭斯 意大利葛兰西研究所所长、佛罗伦萨大学教授 译 田时纲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葛兰西政治及思想历程(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贺绍俊;在路上还是在土地上[N];文艺报;2004年
6 程巍;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汪行福 执笔;诊断、反抗、构想:后危机时代的出路何在[N];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张亮;炼狱之光[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9 伍俊斌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社部;Civil Society意涵的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刘继保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看这段热闹变苍凉[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莉;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理论视域[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梁涛;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潘西华;“文化领导权”:无产阶级政权合法性的基石[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谷鹏;《白毛女》的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和磊;葛兰西的领导权与文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海娜;影像中的政治无意识:美国电影中的保守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7 周兴杰;文化霸权理论与大众文化研究的话语重构[D];暨南大学;2006年
8 吕连凤;葛兰西的领导权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戈;网络时代的文化领导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谈立玲;阿尔都塞的政治哲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玉萍;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维全;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王欣然;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4 白鹏;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张羽;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贺佳伟;从意识形态到文化领导权[D];吉林大学;2008年
7 高福东;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陈捚;葛兰西法律政治功能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睿;“三多”文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建设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10 杨政;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17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117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