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三个维度
本文关键词: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三个维度 出处:《求索》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新常态下我国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的国家治理战略构想,一是塑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体系,用核心价值体系凝聚社会价值目标,用共同的价值体系整合社会意识形态;二是整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制体系,把握好集权与分权的均衡性,处理好民主和法治互动关系;三是完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组织体系,在动员与整合社会资源的前提条件下,强调优化与完善政府治理这个加强从严治党的关键。这三个维度内容的展开,不仅涵盖了我国国家治理与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而且包含了当代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Abstract]: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is the only way for our country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political system in an all-round way under the new normal. Since the 18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Xi Jinping has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conception of "four comprehensive" national governance. One is to mold the value system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to use the core value system to unite the social value goal, and to integrate the social ideology with the common value system; Second, integrate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grasp the balance between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and handle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The third is to perfect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Under the prerequisite of mobilizing and integrating social resources, the key to strengthen strict administration of the party is to optimize and perfect government governance. It not only covers the core contents of China's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but also contains the key measures of modern China's national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作者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
【分类号】:D092;D630
【正文快照】: 2014年12月,习近平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全面”的国家治理战略构想,这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在面对我国社会“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刻,为了民族复兴和人民福社,倡导的治国理政新理念。从新我国发展的历史来看,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是我国共产党人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樝;;奥氏多中心理论及实践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王军霞;;整体政府的知识协作研究——基于中国的实践[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虞崇胜;;和谐社会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小博;;城市住宅小区业主自治法律问题探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5 张京祥,李建波,芮富宏;竞争型区域管治:机制、特征与模式——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5期
6 盛云;徐雪梅;;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的系统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6期
7 朱宪辰,章平;共享资源自发供给制度的产生——一个动态演化模型解释[J];财经研究;2005年07期
8 杨瑟;杨溪;陈坦玉;;从主体特性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建设[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S1期
9 易志斌;马晓明;;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与城市管理发展方向[J];城市问题;2009年03期
10 樊晓娇;;自主治理与制度分析理论的进化——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学术思想发展的逻辑轨迹[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朝晖;;借鉴国际城市经验完善首都应急管理机制[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汪朝辉;;日美国际城市危机管理经验[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3 ;附录:回首“2009城市国际化论坛”[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4 孙雯雯;;我国流域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创新[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陈建平;;多中心治理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薛玮;;新时期下我国非政府组织建设问题探讨[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范炜烽;;公共管理还是市场操作?——当代政府管理改革的价值问题研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廖斌;何显兵;;论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吴芸;;试论网络政治参与——“华南虎事件”的个案分析[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10 詹伟;祁万里;;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农村社区警务模式改革创新探索——以江苏省如东县警务技防建设为例[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小妹;我国省部产学研平台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卓惠萍;论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秀琴;县级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及能力提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侯雅芹;林业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盛义龙;未识别民族法律地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海秋;转型期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杨华锋;论环境协同治理[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10 王桂云;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政府治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俊岫;哈尔滨市国税局N分局绩效管理项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张馨元;“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空间及趋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芳;地方政府间非合作博弈的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芳芳;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网络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明;当前县级政府绩效评估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石凯;北京市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沈志豪;我国人才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模式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薛世妹;多中心治理:环境治理的模式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吕茂;近十年来刘少奇的现代化思想研究综述[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本志红;;李达的现代化思想及其重要意义[J];学术探索;2012年12期
3 陈刚;;瞿秋白的现代化思想和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J];瞿秋白研究新探;2003年01期
4 王涛;孙中山与邓小平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异同[J];皖西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5 黄红生;现代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当代中国的现代化道路[J];探求;2000年05期
6 俞祖华;严复与孙中山的现代化思想比较[J];中州学刊;1994年05期
7 娄章胜,李勤;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论述[J];探求;2000年02期
8 高兴松,洪磊;试论邓小平的政治现代化思想[J];临沂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9 唐丽萍,薛文同;经济振兴与文化重建——孙中山和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比较[J];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01期
10 吴云翔;;从启蒙到革命:陈独秀的现代化思想及其演变[J];理论导刊;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刚;;瞿秋白的现代化思想和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本文编号:1425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425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