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传统中国的整体主义及其近代赓续

发布时间:2018-03-14 03:55

  本文选题:整体主义 切入点:群体本位 出处:《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传统中国对于群体与个人关系的看法表现出浓厚的整体主义特征,这种特征在古人关于群己关系、公私关系和义利关系三个问题的认识中得到集中展现。到了近代,国人虽对这种价值体系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但由于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近代思想家的认识误区和思想史发展阶段的错位,本应得到清算的群体本位价值取向仍然得到赓续。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iew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p and individual shows a strong holistic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concentrated in the ancient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p and self, public and private rela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stice and interest. Although Chinese people have reflected on and criticized this value system, because of the historical task of saving the nation from the dead, the misunderstandings of modern thinkers and the dislocation of the developing stage of the history of though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group standard that should have been liquidated has been continuously continued.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四川大学法学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本位与私权保护”(批准号:11SB029) 成都理工大学青年研究基金“中国传统法中的情法观研究”(批准号:2011QJ36)的阶段性成果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资源法优秀创新团队项目支持
【分类号】:D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沟口雄三,冉毅;“公”的概念在中国和日本的区别[J];船山学刊;1999年02期

2 刘晓虹;从群体原则到整体主义——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群己观探析[J];文史哲;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倪爱山,徐国利;简论清末民初新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王娟;翻译研究中的历时描写[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9 吴春梅;略论梁启超的历史文献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张聪;;试论杨昌济的身体观及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启蒙[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4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5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郑家昊;;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宏彩;;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徐艳晴;;健全行政问责制,构建责任型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孙殿玲;;论美与过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7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红连;荀子礼法思想渊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云;晚清立宪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泽华;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J];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2 陈卫平;论儒家人道原则的历史演进[J];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顶强;;中西方立宪文化差异比较——以价值观为视角[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2 李艳群;;从生态伦理视角透视当代环境危机[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3 孙玉石;;“新集体主义”构建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邹晓玫;;系统法学研究方法评述[J];惠州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范时杰;;乌托邦的整体主义根源——兼论柏拉图和波普政治哲学的理论差异[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梁惟;;全球化背景下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冲突与融合[J];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卢德友;赵红灿;;古罗马时期的整体主义政治哲学及其转向[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陈强;;西方社会的变迁:从整体主义到个人主义[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9 李占荣;;经济危机的法理解释——以法律理念为中心[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王岩;冲突·契合·超越: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比较研究——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导价值观建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晓虹;;简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整体主义及其在近代的变革[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陈德荣;;冯友兰整体主义社会伦理观雏论[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王锐生;;未来世纪的人将有什么价值观[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徐道德;;反思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读吕忠梅的《沟通与协调之途—论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有感[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湘溶;王彬辉;;环境法学权利研究方法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喻文德;;从人的生存形式看以人为本[A];2006年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夏乃儒;;儒学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丛杭青;戚陈炯;;集体意向性: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之争[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9 江西元;;从和平发展到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文化本原与历史渊源[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10 谢应光;;何其芳诗歌的语言策略与历史处境[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植万禄;保健品业开始救亡图存[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2 ;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下的科学世界观[N];文汇报;2004年

3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宁;结构化理论:背景与成就[N];南方日报;2007年

4 黑龙江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张锡勤;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N];人民日报;2009年

5 黄启兵;厨房电器奉行整体主义[N];中华建筑报;2006年

6 中国人民大学 霍国栋;抗震救灾凸显中华文化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章建敏;传统文化的双重效应[N];人民日报;2010年

8 主讲人 王越邋整理 李坤;中华复兴实践孔子理念[N];北京科技报;2007年

9 深圳商报记者 刘瑜;20年前那一场海选诗歌[N];深圳商报;2006年

10 作者是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 黄顺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N];福建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水林;经济法基本范畴的整体主义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潘小军;艰难中前行[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4 盛国军;环境伦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赵永平;竞技的秩序意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杨英姿;伦理的生态向度[D];复旦大学;2007年

7 黄磊;历史循环论和他者[D];复旦大学;2008年

8 贲利;现代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易顶强;权力重置的文化内涵[D];武汉大学;2007年

10 陈吉猛;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戚陈炯;集体意向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2 杨芷郁;生态整体主义述评[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毛国民;论孟旦对中国哲学中人之概念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姚春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困境及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任世铛;论劳丹的规范自然主义[D];吉林大学;2009年

6 张军;试论《管子》的环境思想[D];西北大学;2009年

7 方红波;从环境哲学的视角看庄子思想[D];西北大学;2003年

8 章晓丹;《淮南子》的生态世界观简论[D];西北大学;2004年

9 马虹;中国近代心学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王庆生;西方自然价值观反思[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09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609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c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