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从“数字鸿沟”看网络政治参与的非平等性

发布时间:2018-03-23 03:36

  本文选题:网络政治参与 切入点:非平等性 出处:《理论导刊》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网络技术发展在推动人际平等的同时,也造成了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穷者之间的"数字鸿沟",从而引发了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既体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信息贫富分化,也体现在个体和人群在网络的接入、网络技能的掌握、网络信息的吸纳和生产等方面存在的差距。网络政治参与不平等性的形成,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难免会导致网络参与权、话语权的失衡和社会的断裂,从而对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产生巨大威胁。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promotes interpersonal e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auses the "digital divide"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rich and the information poor, which leads to the inequality of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polarization of information rich and poor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It is also reflected in the gap existing in the access of individuals and people to the network, the mastery of network skills, the absorption and produc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etc. There are subjectiv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inequality in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re are also objective reasons. The inequality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imbalance of the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the network and the right to speak, and the breakage of the society, thus posing a great threat to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social harmony.
【作者单位】: 西安工程大学思政部;山东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政治民主视域下的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2013JK0032) 天津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互联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TJKS10—009) 西安工程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网络条件下政治参与研究”(BS1326) 西安工程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播学视域下网络和谐社会建构路径研究”(2013ZXSK2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06;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严小庆;透视网络民主的有限性[J];长白学刊;2002年02期

2 陶文昭;;电子政务与民主参与[J];电子政务;2010年09期

3 J-Y.基;普遍性服务与因特网的商业化[J];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4 张亚勇;杨丽梅;;规范网络民意 构建和谐社会[J];求实;2007年01期

5 陈剩勇,杜洁;互联网公共论坛与协商民主:现状、问题和对策[J];学术界;2005年05期

6 丁未,张国良;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J];现代传播;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静;;浅议高校网络传播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功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2 李晓燕;;网络传播下的“知沟”理论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3 吴雨蓉;;网络新闻发展的风向标——网络新闻专题[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鲁继通;;河南产业结构优化转型的SWOT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14期

5 李瑞芳;涂龙平;;隐性采访的正负功能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1期

6 刘建华;陆俊;;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刘新全;;论电子民主的消极效应及其避免[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苗海洋;;从媒介议程设置到受众自我设置:网络媒体议程设置理论的新特点[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闫东艳;;网络编辑把关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编辑之友;2009年11期

10 肖灵;;网络体育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编辑之友;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蓓;;网络传播与博物馆观众视角[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李益;;网络艺术审美特性探微[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蒋俏蕾;;数字音乐搜索服务的市场态势与竞争分析——以百度MP3搜索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贺斌;卢琦;;建立网络电视台,抢占网络视频制高点——对网络电视台技术方案的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5 贺斌;卢琦;;建立网络电视台 抢占网络视频制高点——对网络电视台技术方案的探讨[A];数字电视产业与三网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勇萍;李yN;;行政执法模式的创新与思考——以网络行政为视角[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徐玲;;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直面城乡现实,跨越数字鸿沟[A];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2012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饶文星;;浅谈微信息传播模型[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董石桃;公民参与和民主发展[D];浙江大学;2011年

4 高勇泽;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群;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6 吕静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的网络政治监督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叶敏;中国特色网络民主形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

本文编号:1651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651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3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