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思想可能性的“乌合”与批评理论——评朱国华《乌合的思想》
本文选题:作为 + 思想 ; 参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正罗兰·巴特说思想就是流行,吉尔.德勒兹则说思想就是游牧,如果我们能够承认世界已经陷入了如海德格尔所说的无根的深渊,那么思想就是"乌合"或许更能切中后现代社会的命运,思想展开脱离领土的运动而重新构造一个新的平面。朱国华先生的新作《乌合的思想》(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引文凡出自该著者均只标注页码)是否就是这样一种乌合思想的言说呢?与其说这部著作谈论了"乌合",还不如说它就是"乌合"本身,因为作者并未把"乌合"作为概念加以分析和探讨,而是将之作为实践,或者说是作为
[Abstract]:Right Roland Bart says ideas are popular, Jill.Deleuz said that thought is nomadic, and if we can admit that the world has fallen into the abyss of rootlessness as Heidegger calls it, then thought is perhaps more relevant to the fate of post-modern society.The movement of thought out of territory reconstructs a new plane.Mr. Zhu Guohua's new work "the thought of Wu he"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2012 edition, citation from the author only page number) is this kind of Wu he thought's saying?.???Rather than talking about "Wuhe", this work is "Wuhe" itself, because the author does not analyze and explore it as a concept, but rather as practice, or as "Wuhe".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D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晓明;;自由与敏锐的理论批评——试评朱国华的《乌合的思想》[J];南方文坛;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与大众文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张晶;;文艺美学的当代建构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司杰;;“先锋派”概念景观设计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4 罗宁;;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美学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米东海;;中国古典文化的发展的消费趋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6 王海洲;后现代主义与王家卫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黄石;杜庆春;;反对电影,还是被烈火吞噬——思想或抽象写作在居伊·德波作品中的影像呈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张晶;;在文学与艺术的融通中拓进文艺美学[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9 滕翠钦;;尴尬的叛逆——西方“批判”理论的内部分裂[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10 刘文辉;;20世纪90年代传媒建构下的消费文学[J];北方论丛;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周;;身份焦虑与文本误读——兼及王朔小说与“先锋小说”的差异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璇;;上海市中产阶层化文化影响下的空间重构[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殷曼i_;;从艺术体制看艺术家的创造性[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何海兵;;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评介[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6 朱印海;;后新时期电影与政治的艺术可能[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7 张艳洁;;现代广告创意的游戏化倾向[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8 陈舒雯;;全球化时代文化生产方式影响下的城市空间重构——以上海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邓化媛;张京祥;;消费文化转向下的近代历史风貌区更新改造再解读[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6 尹霄;乔治·鲁奥的叙事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罗昔明;消费主义视域下经典的生成与延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阳;当代文学生产机制转型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崔宰溶;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D];北京大学;2011年
10 许勇为;马尔库塞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耿蕾;后现代音乐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陈琦;大众文化叙事下的媒介公信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许丽;论新时期我国社会历史批评的转型[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裴佳;影视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转向:以美剧《老友记》情感文化翻译为例[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谭雷;詹姆逊“认知的测绘”美学理论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9 程晓;论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诠释学[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立峰;未竟的现代性诉求[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晓明;复调和声里的二维生命进向——评张承志的《金牧场》[J];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05期
,本文编号:1747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747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