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米特政治哲学中的威权理论辨析
本文选题:纳粹主义 + 法西斯主义 ; 参考:《理论月刊》2013年10期
【摘要】:施米特的敌友政治理论所导致的威权主义倾向,使不同的学者做出了迥异的解读,有学者认为施米特是为希特勒纳粹统治提供理论支持的纳粹主义者。但是,究竟怎样看施米特的威权政治理论,不能仅仅局限于外部的考查,深层次的时代背景、民族遭遇和学术旨趣对于理解施米特的政治理论尤为重要。因此,思考施米特的政治理论就不能纠缠于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而是要将其放在对民族命运的重大关注上,更进一步说,这与施米特一贯坚持的学术观点和学术志向保持着内在的一致。
[Abstract]:Schmitt's political theory of enemies and friends led to authoritarian tendencies, which made different scholars mak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Some scholars believed that Schmitt was a Nazi who provide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Hitler's Nazi rule. However, how to look at Schmitt's authoritarian political theory can not be confined to the external examination, the deep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national encounter and academic purpor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Schmitt's political theory. Therefore, to think about Schmitt's political theory, one should not dwell on Nazism and fascism, but rather place them on a major concern for the fate of the nation, and go further.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Schmitt's consistent academic views and aspirations.
【作者单位】: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科研计划项目(JZ12-08-28)
【分类号】:D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国清;卡尔·施密特:海德格尔和纳粹关系的参照点[J];开放时代;2000年07期
2 王金林;;“一个包裹三封信”——马尔库塞与海德格尔之间的一段公案[J];世界哲学;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陈舒;;施米特的政治与国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F.费迪耶,丁耘;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哲学译丛;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富尊;;在自由和平等之间——“西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述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G.索尔曼 ,江小平;哈耶克:使自由主义复兴的人[J];国外社会科学;1989年06期
3 陈其珏;纳粹主义渊源再探[J];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02期
4 刘化军;李红专;;“第三条道路”与社群主义政治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贾丹;;平等理论研究的情境语义学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崔宜明;;自由主义与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张银银;王坤;;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自由主义的价值关怀[J];学理论;2010年12期
8 哈里·尼克,凌曦,黄敬甫;论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下)[J];现代哲学;2003年02期
9 陈橹,杨勇;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思想偏差及其原因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10 马德普;自由主义宪政原则的奠基人[J];浙江学刊;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行福;;现代性与民主——批判理论的自由主义转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三辑)[C];2002年
2 邹小站;;自由主义若干思想观念的早期输入[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翁贺凯;;“修正的民主政治”辨析——重审张君劢1930年代的民主观念和制度设计[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贵福;;论五四时期钱玄同的自由主义思想[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姚大志;;哈贝马斯的程序主义[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6 刘军;姚成龙;;施米特对于公民教育的启示[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炳烁;;超越古典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协商性民主与合法性重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李春成;;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交锋:解读“仇和式治理”之争[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9 熊光清;;自由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比较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10 高卫民;;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分析及其启示[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彦德;“没有幻觉的自由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2 马克·里拉 翻译 刘擎;“反动”的概念[N];文汇报;2010年
3 刘春;理性的先声[N];学习时报;2003年
4 霍伟岸(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美德抑或权利?[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5 庄俊举/摘译;解读自由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4年
6 林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主神话的幻灭与新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熊芳亮;西方自由主义天平之上的“民族”与“国家”[N];中国民族报;2009年
8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EDWARD L GLAESER 编译 严珂;监管是必须的[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9 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 邵建;自由主义不止是政治哲学[N];东方早报;2008年
10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生而平等”的意义[N];经济观察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增明;敌友政治观[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宏斌;认真对待平等[D];复旦大学;2004年
3 马建红;人权派人权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肖克;当代西方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林奇富;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历史与逻辑[D];吉林大学;2007年
6 徐清飞;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灿;民主的命运:专制抑或自由[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李先桃;当代西方社群主义正义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宋雅浪;传统与自由:柏克政治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曹文宏;伯林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景志;理性与自由—斯宾诺莎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邢华平;自由为本 权利至上[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阳;哈耶克自由观评述[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4 张宇;“反讽”式的自由[D];山西大学;2006年
5 李伟兰;哈耶克内在规则理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乔欣欣;浅析伯林的价值多元论和自由主义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磊;试评密尔的自由思想[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汤元军;民族主义视野中的政治概念[D];扬州大学;2007年
9 高莉;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人权理论及其历史定位[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10 卫春燕;罗尔斯的自由平等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19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819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