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衡计分卡在公共政策执行力评价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平衡计分卡 + 公共政策 ; 参考:《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公共政策执行力评价是当前研究公共政策执行力的一个薄弱环节,现有的公共政策执行力评价体系存在着指标不完整、适用性不高、使用率低等问题。从始至今致力于强化企业战略执行力的平衡计分卡,无论从其构成及内容上看,还是从系统性、灵活性上说,都可以应用于公共政策执行力的评价之中。平衡计分卡的这种优势和特点,能够消除现有公共政策执行力评价体系的不足,成为构建公共政策执行力评价体系的又一有效路径。
[Abstract]:The evaluation of public policy execution is a weak link in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execution. The exist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public policy executive force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complete index, low applicability and low utilization rate. In terms of systematicness and flexibility, all of them can be applied to the evaluation of public policy execution.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can eliminat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public policy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become another effective way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public policy execution.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广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090-11)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1WYXM042)
【分类号】:D03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廖东岚;;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2年02期
2 关静;;政府执行力评估指标设定的多维思考[J];行政与法;2010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尚昆;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评价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莉;陈雄智;薛青山;;国家审计机关绩效评估指标构建与分析[J];财会通讯;2010年31期
2 刘运国;黄芳;;BSC在医院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广东ZY医院的案例[J];财会通讯;2011年31期
3 方振邦;金洙成;;平衡计分卡在共青团组织中的应用设计——以黑龙江省海林团市委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王建华;;大学转型的解释框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孙洁;;财政补贴类项目的绩效评价[J];地方财政研究;2010年02期
6 崔永菊;金敏力;;基于多级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事业单位绩效评估方法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7 张玉;;浅谈大部制下的人力资源整合[J];第一资源;2008年03期
8 陈凯华;寇明婷;张孝远;;中国高等教育卓越质量经营体系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9 赵元;衣传波;阎继蒙;;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20期
10 方振邦;鲍春雷;;政府组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卓越;杨道田;;基于战略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模式构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蒋嵘涛;熊少虎;;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政府绩效管理[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妹;我国省部产学研平台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黄勇辉;政府绩效相关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刘秋明;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胡杨成;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与绩效的关系研究:环境变动与组织创新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8年
5 齐越;政府管理新思维[D];吉林大学;2008年
6 刘笑霞;政府绩效评价理论框架之构建[D];厦门大学;2008年
7 张宇蕊;绩效导向下的政府财务管理控制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梁维全;中国企业年金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9 刘晓苏;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青;地方治理视野中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锋;BSC在黑龙江省宣传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曾贞;河南省信阳市地税基层征管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于海粟;平衡计分卡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谦;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刘蕾;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城市商业银行绩效指标体系设计[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6 欧阳玲;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等学校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张行;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8 马倩;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刘学俊;高绩效党政机关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夏攀;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刑事技术部门绩效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辉,凌文辁;执行力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5年11期
2 严俊;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探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3 徐刚;;加强基层政府执行力建设的障碍及其对策[J];开放潮;2006年03期
4 沈瞿和;;政府执行力的法律标准[J];开放潮;2006年03期
5 王身余;夏爱丽;;政策执行力的六大基石[J];传承;2009年08期
6 皮正茂;关于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冯栋;刘文政;;公共政策执行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苏立公;;论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建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9 吴丽娟;;论行政沟通对政策执行的影响[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10 刘玉蓉;定明捷;;政府利益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及应对[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徐建华;[N];中国国门时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钟平;论提升我国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的途径[D];中南大学;2006年
2 韩微;地方政府执行力评价体系探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冯栋;公共政策执行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4 陈宝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道田;王友丽;;政策网络:范畴、批判及其适用性[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宋炜;陈光银;周海华;;浅析平衡计分卡与政府绩效评估[J];云南科技管理;2007年06期
3 孙建强;滕静;;基于平衡计分卡因果关系的政府绩效评价研究[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年02期
4 王轶;;平衡计分卡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契合性分析[J];职业时空;2008年08期
5 方琳;试论现代公共政策的价值冲突[J];中国行政管理;1998年12期
6 林志鹏,孙平;公共选择理论与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分析[J];行政与法;2000年06期
7 高云;;维护社会公平与公共政策的伦理取向[J];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8 张凤合;;利益诉求视域中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1期
9 金海和;王永明;;论公共政策规划中的以人为本思想[J];北方经济;2006年12期
10 魏海青;;公共政策与可持续发展[J];行政与法;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荣;;公共政策研究方法:演进路径与发展[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2 陈锦文;;基于“公众参与”范式的公共政策制定[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3 陈锦文;;基于“公众参与”范式的公共政策制定[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芳;;公共政策中的公共理性[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顺;;公共政策的工程品格[A];2003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顺;;公共政策的工程品格[A];2003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廷扬;王凤兰;;公共管理知识在实践公共政策上的意义[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顺;王宏波;;公共政策设计中冲突分析的一般方法[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吴涛;;公共政策的宪政解析——基于公共政策发展趋势的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10 曹景钧;;良好治理及其对公共政策的意义[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严荣;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创新公共政策[N];学习时报;2005年
2 朱四倍;公共政策应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N];中国妇女报;2005年
3 ;中外学者呼吁提升智库竞争力[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樊继达;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公共服务评价体系[N];学习时报;2007年
5 邹建锋 江西省抚州社会科学院;富裕社会下安全风险的公共政策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刘春青;公共政策需要标准支持[N];中国质量报;2010年
7 自由职业者 郭文婧;“急刹车”让公共政策失去可预见性[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公共政策是用来对问题排序的[N];解放日报;2006年
9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竹立家;公共政策应当体现制度理性[N];经济观察报;2010年
10 李慧英;公共政策中的消极差别与积极差别[N];中国妇女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蓁蓁;多源流理论视阈下中国公共政策终结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盛志宏;社会政策与社会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费军;责任导向的政府领导干部控制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胡春艳;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研究纲领”[D];厦门大学;2006年
5 田自安;政治因素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王春城;倡导联盟框架:解析和应用[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科;论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模式及在中国的构建路径[D];吉林大学;2010年
8 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南京大学;2011年
9 苏曦凌;行政决策的非理性维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0 高娟;责任政府导向下的政府回应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巩丽娟;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2 刘燕;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信息分析[D];西北大学;2004年
3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李静;从问题解决看公共政策制定过程[D];西北大学;2002年
5 付旋;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丧失与补救[D];浙江大学;2002年
6 王文波;公共政策与公众认同[D];山西大学;2004年
7 叶慧霞;政府对第三部门的公共政策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陈明;大众媒介“建构现实”与公共政策[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李锂;地方政府战略管理的平衡计分卡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戴扬;政府决策权力机制优化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86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86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