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论1920年代政治文化与鲁迅的“学术观”

发布时间:2018-06-06 15:48

  本文选题:政治文化 + 鲁迅 ; 参考:《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摘要】:本文从1920年代中国现代学术兴起的历史张力谈起,重点分析1920年代鲁迅所参与的几个重要学术问题的论争,包括"文化传统"问题、"进研究室"问题和"学术方法"问题,揭示学术论争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彰显鲁迅参与学术问题讨论独特的"非学术化"的姿态,即重视整体的学术指向,着力维持学术和政治的张力关系。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historical tension of modern Chinese academic rise in the 1920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several important academic issues involved by Lu Xun in the 1920s, including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tradition", the question of "going to the research room" and the question of "academic method". This paper reveal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debate and political culture, thus highlighting the unique "non-academic" posture of Lu Xun's participation in the discussion of academic issues, that i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overall academic direction and striving to maintain the tension between academic and political.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鲁迅与二十世纪中国政治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3AZW00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晓进;;鲁迅艺术活动的文化目的及其与传统文学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希军;;九一八事变后胡适对日外交政策的理性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林齐模;顾建娣;;胡适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的经过[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沈寂;;五四运动前皖人与北京大学——兼论陈独秀的革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张云飞;;历史学含义的五个维度[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5 梁洁;;近代中国接受实证主义史学的因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刘媛媛;;校园刊物中的“新旧之争”——1917-1919年北大内部国故派与新文化派的对峙[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年04期

7 刘贵福;钱玄同与五四思想革命[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张桂华;;傅斯年“中华统一”民族思想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胡孝忠;;北宋山东《敕赐十方灵岩寺碑》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陈博;;论王元化的文艺学方法论创新[J];长城;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瑞;;科学思想在史学领域的兴起与进取:从梁启超到傅斯年[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马亮宽;;傅斯年的自由社会主义思想论析[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锷;Homi Bhabha后殖民理论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启示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4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维;王国维文学批评的接受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海静;20世纪前半期的清学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樊庆臣;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创建与运作[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李勇慧;王s{唐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刘宗灵;媒介与学生:思想、文化与社会变迁中的《学生杂志》(1914-1931)[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陈文辉;传统文化对周作人的影响以及周作人的道路[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进全;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尹娣;荀子人性论中的教育思想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传涛;近现代中国仁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素娟;先商文化漳河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宝端;新潮社知识分子群体的身份认同[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婵娟;王元化的“情志”说及其文学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婉利;王元化情志中的罗曼·罗兰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秦红旭;探讨1932-1936年女性疾病[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傅,

本文编号:1987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987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7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