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在筌: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刍议
本文选题:政治思想史 + 方法论 ; 参考:《天府新论》2015年04期
【摘要】:任何一个学科的学术研究工作,都需要方法的指引,需要遵循正确而适当的方法,拥有一套系统而高度自觉的方法论理念乃是一个学科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的研究方法问题,一是训名释义,二是思想诠释,三是比较异同,四是知人论世。要而言之,政治思想史的研究,需要正确地训名释义,恰当地在字里行间进行阅读和理解,完整地并符合其思想本义地诠释思想家及其文本的思想,乃至在比较中诠释,在诠释中比较,并最终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和途径获得对古今中外政治思想史的贯通性的宏观认识与深度理解。
[Abstract]:The academic research work of any discipline needs the guidance of method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follow the correct and appropriate method, and to possess a set of systematic and highly conscious methodological concepts is an important sign of the maturation of a discipline.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first, the explanation of the title, the seco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ought, the thir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the fourt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eople and the world. In other words,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requires the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me, the proper 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lines, the complete and origi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inker and his text, and even the interpretation in comparison. I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finally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ays and means of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in ancient and modern China and foreign macroscopical understanding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单中惠;;君主之鉴派与君主教育理论的发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张汉东;秦始皇个性心理试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林燕;张群;;权术、美德与命运:马基雅维里的三重世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黄辉;赵川;;论马融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查昌国;刘向对儒学领域拓展的贡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8 胡光波;;“诗无达诂”的批评方法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钱广荣;;道德悖论现象成因、评价及其学理边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10 高全喜;;论宪法政治——关于法治主义理论的另一个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孙广勇;;教育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与运用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陈德安;;荀子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张乐群;;试论孔子的教育革新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方诗铭;刘修明;;“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坚持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郭沫若的正确道路[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5 张燕婴;;孟子“仁”论的两面性与终极旨归[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别道玉;《国语》与先秦文化精神[D];南开大学;2010年
3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8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崔存明;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红连;荀子礼法思想渊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玄;马基雅维利与威尼斯城市共和国宪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雷;法家君主专制理论与秦朝的兴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龚洁;刘师培魏晋玄学研究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刘博;论维新时期的“群己和谐”思想[D];西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存山;;对“三纲”之本义的辨析与评价——与方朝晖教授商榷[J];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德本;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J];政治学研究;2003年02期
2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文化体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李文珊;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定位与课程建设[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孙宏云;萧公权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基于萧著《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分析[J];安徽史学;2005年01期
5 葛荃;;近百年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综论[J];文史哲;2006年05期
6 陈克艰;;思想的理解与考证——读萧公权著《中国政治思想史》点滴[J];史林;2007年05期
7 化建琼;;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对象[J];传承;2009年02期
8 黄梅;;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J];凯里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任剑涛;;自我规训的“中国政治思想史”[J];东岳论丛;2012年11期
10 宝成关;颜德如;;主题·内容·线索: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国政治思想史教材编写课题组 执笔 曹德本 王宪明 张茂泽;《中国政治思想史》:一本框架新颖特色鲜明的中国政治思想史教材[N];光明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黄纯一;思想史并不只陈述过去,,也表达现在[N];文汇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允春喜;黄宗羲民本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全;论蔡元培的政治思想[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81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081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