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视角下的西方问责理论
本文选题:西方问责理论 + 官僚机制 ; 参考:《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02期
【摘要】:很多西方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或研究需要对问责进行定义,导致问责研究的概念和框架有所差异。对西方问责理论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分析其理论脉络和研究趋势,为研究中国的问责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和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主要从政治学的视角出发,系统阐述西方学术界在问责的定义、基本理论和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
[Abstract]:Many western scholars define accountability according to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r research needs, leading to differences in the concept and framework of accountability research. Combing Western accountability theory helps us analyze its theoretical context and research trends,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hina's accountability issues. This article is mainly in poli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larship,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research status of the definition, basic theory and mechanism of accountability in western academia.
【作者单位】: 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文献信息部;
【分类号】:D03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过慈明;徐敏;;论撒切尔政府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动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王晓军;刘毅华;;土地利用公平绩效评价的主要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3 宋连久;孙自保;李萍;;环境约束下尼洋河流域经济和谐发展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4 方青;农村社会保障的国家责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马小松;蔡冠群;;人尽其才: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教育公平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6 乔志敏;;我国农地问题求解[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1年00期
7 张江莉;;论反垄断法对政府行为的豁免[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8 罗培新;;填补公司合同“缝隙”——司法介入公司运作的一个分析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王妍;;商事登记中行政权力定位的理论思考[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10 朱玲;宋鹏飞;;浅述企业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秋华;;论企业伦理责任[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小土;;基础教育制度中的顾客机制[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胡鸿高;;企业社会责任:政府·企业·利益相关者[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朱春阳;;西方内部新闻自由研究[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5 王绯烨;;教育券的理想蓝图与实践困境[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6 王岩;;市场·政府·自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自由的实现[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李碧虹;;政府在高等教育融资中职责转变的原因探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王一涛;;教育与公共产品——对一种错误观点的澄清[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尹丹;;构建“X+Y”式教育券分担方式[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董艺乐;;三级教育投资:哪个也不能少[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永学;韩国税收负担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宋兰旗;中国高校筹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关晓铭;财产权利的政治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8 付刚;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佳怡;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制度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玉泾;我国司法引入商业判断规则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宫恩威;高等教育利用外资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武林;企业环境责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刘玉桂;转型期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刘群群;基于企业竞争力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詹国旗;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道德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邬化雨;国企民营化过程中金股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李伟英;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企业裁员与对员工社会责任的担承[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荔;;二次大战后的北欧政治学[J];政治学研究;1989年05期
2 陈志武;;西方理性政治学述评[J];政治学研究;1986年05期
3 ;《政治学研究》1989年总目录[J];政治学研究;1989年06期
4 李元书;;关于当代政治学现状与我国政治学建设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1990年05期
5 郑维东;;建构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思考[J];长白论丛;1997年04期
6 麻宝斌;;制度研究:中国政治学的跨世纪主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肖唐镖,郑传贵;主题、类型和规范:国内政治学研究的状况分析——以近十年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中的论文为对象[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余君,白义;解读网络政治学[J];求索;2005年08期
9 贾春雨;红英;;“多学科知识渗透法”在政治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时和兴;我国政治学动态研究刍议[J];社会科学家;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浦劬;;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我国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转换析论[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2 苏萍;杨学津;;浅析社会危机中的政府行为[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2001年工作总结[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4 刘学斌;;政治学哲学:必要性与学科定位[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5 范炜烽;刘小年;;关系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新方法[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谢庆奎;;序言[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熊万胜;;面对面的紧张:民众与低层级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8 邹建锋;;老子政治思想的永久魅力[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何艳玲;;我们在做什么样的研究?——近十年来我国行政学研究评估(1995-2005)[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第华;;公共危机治理中公民精神的价值与化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海蛟;《政治学研究》编委会成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叶晓娴 综合编译;美国“政治学研究”要出局?[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马丁·史密斯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政治学系、《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张亮/译;《政治学研究》:英国政治学研究会旗舰刊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李月军 中国军事科学院;年终回顾:2009年中国政治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张康之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康之:关注“中心-边缘”结构,发展“积极的政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政治学会会长 李慎明;政治学研究30年[N];人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孙麾;打开政治学研究的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杨海蛟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授;杨海蛟:充分展示政治学的重大成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席殿晋;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治学研究[N];山西日报;2005年
10 世经政所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研究的重大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林翼民;腐败的预警预控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赵宇峰;政府行为失效及其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邹樵;共性技术扩散机理与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肖克;当代西方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严俊;民主的价值及其条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影倩;政府诚信建设探析[D];中南大学;2004年
2 杨扬;政府的自利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黄山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李小君;论危机管理中政府行为的合法性[D];浙江大学;2004年
5 李启成;企业化激励机制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甜甜;公共组织运作中的行为控制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冯志峰;中国政治学方法论30年:现状、检视与发展[D];苏州大学;2009年
8 毕鹏;“经纪人”视角下的政府失信行为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1年
9 刘玉蓉;政府利益对政府行为的影响及应对[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张岚;政治和谐视阈中的权力关系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81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081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