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哈贝马斯国家观念探析

发布时间:2018-07-05 12:28

  本文选题:哈贝马斯 + 国家 ; 参考:《理论与现代化》2014年04期


【摘要】:以重构权利与权力关系为基础,哈贝马斯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国家观念。他认为,作为保障公民权益的强力机构,国家不可或缺,但为了避免权力滥用,公民的行动又必须受到严格规范,如此方可保证权利与权力的良性互动。基于上述考虑,他从国家存在的现实意义、国家运行的基本原则及国家机构的实践建议等方面建构起了独特的国家观念。这一观念蕴含着理性的价值追求与稳健的改革策略,对于现实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由于哈贝马斯依赖单纯的语言媒介,其国家观念最终难以付诸实践。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reconstru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ght and power, Habermas puts forward the unique concept of state. He believes that as a powerful institution to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itizens, the state is indispensable, but in order to avoid abuse of power, citizens' actions must be strictly regulated so as to ensure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rights and powers. Based on the above considerations, he constructed a unique national concept from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stat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state and the practical suggestions of the state institutions. This concept contains rational value pursuit and steady reform strateg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alistic democratic politics. However, because Habermas relies on pure language media, his concept of state is difficult to put into practice.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ZD006
【分类号】:D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喻红军;张楠;;论哈贝马斯协商民主思想的形成及其理论缺陷[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苏全有;;论清末舆论放大现象的成因[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4 巫肇胜;;听证制度:一个妥协视角的公正命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陈旭;崔景明;;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哲学思考——从“1+1=?”谈起[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1期

6 王兆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严一云;刘晓光;;当代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9 肖晴;杨超;;苏北新农村公共空间现状评价研究——以江苏铜山县大彭镇程庄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10 吴春梅;乐琴;;公共服务项目中政企合作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整合——基于武汉柏泉农场的个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徐晓海;;社会稳定机制的实现:制度公正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建构[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7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8 刘雪华;;论公共政策的民意基础[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耀东;;技术向工程转化中媒体的社会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劲松;;论政府治理城市转型中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杜哲涛;虚拟货币属性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佃来;;话语民主: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关键词[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2期

2 于大清;一个中国军人的美国见闻(7)[J];解放军生活;2004年11期

3 谭力,李海生;中国早期的国家形态与国家观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高中;;“国家观念”视野下的国家政治安全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舒绍福;;从古希腊到近代德国的整体国家观解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高巍翔;何卓恩;;论余家菊谐和国家观念的内涵[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张敏;;封建主义国家学说的形成及其历史命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巩艳芳;;论新时期国家观念内涵的扩展[J];中州学刊;2011年02期

9 刘慧娟;;试论中国近代国家主权观念形成的基本轨迹及其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9期

10 王晓慧;;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三个问题——一种教育社会学分析的视角[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元隆;;抗日战争对现代国家观念的锤炼[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健;;公民意识内涵研究:国家观念、私权意识、主人意识和公共理念[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3 田彤;;张謇“教育救国”论概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张元隆;;辛亥时期江浙留日学界对近代国家观念的播扬[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5 齐红深;;试论日本占领区教育方针的表述问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王保星;;福泽渝吉启蒙教育思想及对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白全;;孝文化的社会作用和意义[A];陕西老年学会——新教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讨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宪明;;“执西用中”,融汇创新——从《社会通诠》若干段落翻译看严复的文化取向[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9 左自红;;浅论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在学生道德建设中的地位[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赵国权;;日伪统治时期的河南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巩艳芳;如何培育国民的国家观念[N];北京日报;2000年

2 张应峰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德治·领土·主权:中国早期的国家观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画家 陈丹青;苍苍p菝裼牍夜勰頪N];南方周末;2008年

4 记者 薛永兴 薛建华;港人国家观念正在与日俱增[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记者 塔西雅娜;揭示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新陈代谢的规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翟向东;论祖国观念及其对社会生活的整合作用[N];西藏日报;2001年

7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非锁国的”爱国精神[N];经济观察报;2008年

8 曾坤;何厚铧勉励青年发扬爱国精神[N];人民日报;2007年

9 记者 崔旭;引导市民树立国家观念法制观念公共观念[N];保定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张琦 张瑾;热情欢迎港澳制服团体青少年[N];西安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利霞;国家观念、市场逻辑与公共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裴自余;国民国家与民族国家的融合:中国思想脉络中的张君劢之国家观念研究(1919-1938)[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承希;醒狮派的国家主义思想之演变[D];复旦大学;2003年

4 刘洋;俄罗斯民主化研究(1992年以来)[D];吉林大学;2009年

5 方卿;专制与秩序[D];复旦大学;2005年

6 陆勇;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邱巍;吴兴钱氏家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张伟忠;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变迁与中学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贾烈英;无政府性与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外交学院;2005年

10 李娟;普鲁士学派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应峰;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条件下的国家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江虹;中国法治进程中的罪犯权利探讨[D];苏州大学;2006年

3 邱才桢;关于宋代绘画中的国家观念的考察[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4 周卫嘉;冒险与妥协[D];吉林大学;2007年

5 檀朝亮;建国初期(1949-1956年)农民国家观念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传科;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心中的理想国[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雷志明;新疆地区大学生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蒋荣;花郎道与中国文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于丹;老舍文化心理的流变及其体现的老舍思想[D];延边大学;2006年

10 王晓崇;上海近郊的土改动员考察(1950-1951)[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00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100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8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