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主话语霸权的政治解读
[Abstract]:With the baptism of 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tization that swept the world, the developed democratic countries in the West have sought strong discourse hegemony in the universal political rhetoric. Obviously, the formation of this situation is related to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European Union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ctively promote the export of democracy. Through the linguistic "beauty" and "packaging" of "democracy" in the process of export, the developed democraci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imperceptibly taught and indoctrinated the latecomer democracies. The deep cultural mechanism reflected by the discourse hegemony of western democracy is the expans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stern Christian civilization and democracy on the global democratic territory. However, the assertion that liberal democracy has won a decisive victory in a romantic attitude that ignores reality is obviously too optimistic, and in fact Western democracy has not gained the undisputed hegemony of discourse as it claims.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many cases of democratic decline in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zation around the world.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2012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使权力运转起来——当代中国人大述职评议的理论与实践”(CXZZ12_0011)阶段性成果 南京大学2012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民主话语的嬗变:基于政治学和语言学的视角”(2012CW0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徐勇;;民主:一种利益均衡的机制——深化对民主理念的认识[J];河北学刊;2008年02期
2 胡伟;关于“党内民主”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塞缪尔·亨廷顿,李俊清;再论文明的冲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01期
4 欧阳康;陈仕平;;民主价值的多维思考及其中国意义[J];学术界;2010年09期
5 燕继荣;;民主在什么意义上说是个好东西?——兼谈为民主辩护的不同理路[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张希;论民主政治及其制约因素[J];政治与法律;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的全球化逻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苏海舟;;近十年来党代会常任制问题研究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胡海梅;;美苏民族政策比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5 李安;;略谈中印传统文化之差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胡美灵;;农民自治权探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7 严骁骁;;从结构化理论看功能主义欧洲一体化理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王文龙;全球化陷阱与第三世界的发展[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展的重要成果[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庄乾;朱波;张小敏;;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障碍研究——以公共行政学的视角审视[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杨明;;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姚文放;;审美文化学研究的现代视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睿丽;;议会政治:宪政民主的运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7 曾宇青;;社区制困境与“公民—社区制”构建——以深圳为研究文本[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8 郭倩;张继平;;海洋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功能与实现——基于对油污污染赔偿的思考[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9 靳凤林;;古希腊城邦自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与美德伦理[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10 虞崇胜;;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玉峰;新遗产城市[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8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廖荣华;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季晓希;试论我国村民自治的历史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锐;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与战略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邹舒然;网络传播对我国公民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周明丽;中日韩三国合作的社会文化基础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王纯;简析冷战时期苏联对阿拉伯国家文化战略中文化认同的缺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胡伟;党内民主与政治发展:开发中国民主化的体制内资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李林;;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民主与法治[J];法学研究;2007年05期
3 胡伟;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J];政治学研究;1996年01期
4 胡伟;“三个代表”:党的建设面向新世纪的坐标[J];探索与争鸣;2000年10期
5 许蓬,胡伟;新世纪的中国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交通大学胡伟教授专访(上)[J];探索与争鸣;2001年01期
6 胡伟,许蓬;新世纪的中国政治学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交通大学胡伟教授专访(下)[J];探索与争鸣;2001年02期
7 刘山鹰;为什么要坚持民主的价值[J];中国改革;2005年10期
8 赵鼎新;;现代民主的真实面目[J];中国改革;2007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慧君;;法国报刊谈西方民主的危机[J];国外理论动态;1997年06期
2 田农;;认识西方民主的绝妙教材[J];人民政坛;1997年04期
3 应克复;论西方民主[J];学海;1998年02期
4 陈刚;当代西方民主精神[J];学海;1999年04期
5 白钢;现代西方民主刍议[J];书屋;2004年01期
6 陈尧;西方民主观及其理论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1期
7 娄琳;浅议古今西方民主遵循的三大原则[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邱正文;;西方民主的制度解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9 张维为;;反思西方民主[J];上海人大月刊;2008年02期
10 房宁;;西方民主在全球遭遇挫折[J];决策与信息;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宝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兼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民主的本质区别[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孔凡宏;陈向阳;李强华;;西方“民主制行政”的发生机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高卫民;;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分析及其启示[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4 唐翼;;简评文明冲突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孙存良;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民主的界限[N];解放军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谭俞雄;澄清民主问题的迷雾[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3 钱镇;对西方民主的三种理解[N];学习时报;2003年
4 本报特约评论员 王锡锌;公共决策不能忽略公众话语权[N];法制日报;2006年
5 王锡梓;公共决策不能忽略话语权[N];连云港日报;2006年
6 詹得雄;关于民主的札记[N];光明日报;2006年
7 房宁;“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为何消退[N];北京日报;2008年
8 ;纷纭众说“德先生”[N];人民日报;2003年
9 房宁;走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道路[N];青岛日报;2006年
10 张志明;宪政民主的屡试屡挫与民主新路的提出[N];人民代表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蕊;权责关系的行政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姜智红;论文明的多样性[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钟彬;达尔的多元主义民主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穗娟;信息时代的话语霸权与电子民主[D];福州大学;2005年
2 彭冲;大学生对民主的看法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3 吕钦;论20世纪的西方民主观念[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志伟;西方民主的弊端[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寇玉芳;论儒家思想在现代民主制度中的再生[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严俊;西方公民身份理论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超;论怀疑主义对民主的影响[D];华侨大学;2004年
8 张晋海;戊戌年间到五四以前民主思想的演进[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小波;论罗尔斯的公民不服从理论[D];武汉大学;2005年
10 何t,
本文编号:2118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118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