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观念与东亚立场
[Abstract]:Under political pressure, East Asian leaders have verbally accepted the view that human rights are "universal",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East Asia acknowledges the failure of its philosophy. Their recognition of "moderate universalism" makes their position more perfect and reasonable. By reinterpreting "universalism", East Asian leaders have largely succeeded in weakening moral realism in the voice of human rights and the argument that civil and "negative rights" (or freedoms) prevail over such "aspirations" 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elfare. This "moderate universalism" involves compromise and concessions in Western philosophical worldview and practical policy.
【作者单位】: 纽约州立大学普拉茨堡分校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山大学外语系;
【分类号】:B3;D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忠阳;论孟子的“人权”思想[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倪培民;;求则得之 舍则失之——儒家尊严观之探讨[J];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3 刘忠阳;论孟子的“人权”思想[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4 朱承;;儒家的“如何是好”——以孟子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哲学史;2010年04期
5 金明华;;传统儒家人之尊严的伦理化定位特质[J];学术交流;2006年03期
6 平飞;;守经善道与行权合道:儒家经权思想的伦理意蕴[J];江海学刊;2011年02期
7 邓瑞平,王继宁;论“天赋人权”的法制化及其发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8 胡义成;人本主义:人权研究方法的最大“误区”——我国人权研究主流派方法论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02期
9 胡义成;人道主义研究的方法论[J];丹东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10 尘尘;哈贝马斯教授访华并发表演讲[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祥龙;;重建儒教的危险、必要及其中行路线[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克明;;浅析董仲舒义利观之承前启后[A];董子思想初探——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业新;;传统人文资源和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为对象[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张茂泽;;论儒家的价值观[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5 钟金雁;;略论先秦两汉时期儒家的贫富观及贫富调整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杜维明;;儒家人文主义中的社会、个人和人类-宇宙观[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7 王中江;;儒家经典诠释学的起源[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8 周孚政;;儒家与宗教[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瑛;;儒家文质兼备论浅谈[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10 平飞;;守死善道与行权合道:儒家经权思想的伦理意蕴[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田辰山博士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葛剑雄 中央民族大学 牟钟鉴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杜维明 计海庆译;再看儒家世界观[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庞朴;儒家的“忧”与“乐”[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马登雨 山东省东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略谈儒家“义利”思想的积极意义[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4 干春松;儒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角色[N];光明日报;2001年
5 安乐哲 美国夏威夷大学;儒家的角色伦理和人格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张有智;儒家礼学与传统文化[N];山西日报;2011年
7 邹万银;儒家的仁爱以人为本[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8 本报记者 高永;儒学就是人学[N];济宁日报;2008年
9 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王泽民;论儒家中庸之道[N];甘肃日报;2010年
10 秦晖;晚清儒者的“引西救儒”[N];南方周末;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陆建猷;《四书集注》与南宋四书学[D];西北大学;1999年
3 梅珍生;晚周礼的文质论[D];武汉大学;2003年
4 孟晓路;儒学之密教—龙溪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
5 常裕;河东学派考论[D];南开大学;2006年
6 罗安宪;道家心性论[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7 许家鹏;“儒术独尊”与“霸王道杂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付粉鸽;自然与自由[D];西北大学;2007年
9 张铮;荀况与“百家争鸣”时代之终结[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朱承;超越心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小波;儒家天人观的逻辑发展[D];苏州大学;2008年
2 邱瑛;论儒家民本思想[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3 何永强;《郭店楚简》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国武;儒家生态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新胜;论董仲舒更化的天道哲学[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6 张水芳;儒家生态伦理观与现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D];浙江大学;2008年
7 彭昊;庄子思想对儒家思想的融通[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周欣;论董仲舒的人际和谐观[D];中南大学;2006年
9 邢海玲;魏晋玄学圣人观探微[D];河南大学;2008年
10 高立梅;儒家“仁义”思想的形成及其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41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141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