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大国治理中的公民角色:现代民主中“半主权的人民”

发布时间:2018-12-06 09:14
【摘要】:本文拟从概述民主的内涵出发,阐释从小国治理到大国治理的演变在政体形态上表现为民主政体的确立,说明宪政民主的本质——我们对民主可以期待什么和不必期待什么,分析在宪政民主的框架下公民身份的内涵之意——公民服从的义务。在大国治理的框架下,以个人自由为价值内核,公民角色经由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变迁:从全职公民到兼职公民的转变。厘清民主的内涵、辨明公民的角色对于理解和把握当代宪政民主框架中的政治冷漠、消极自由现象有着现实的意义。消极自由亦是一种公民权,现实的、切实可行的民主须承认民众的局限性,同时对民众保留持久的关怀。
[Abstract]: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ain the evolution from the governance of small countries to the governance of great powers in the form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democracy, and to explain the essence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what can we expect of democracy and what we do not need to expect from democrac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citizenship under the framework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that is, the obligation of citizens to obey. In the framework of great country governance, with individual freedom as the core of value, the role of citizen has changed from ancient to modern: from full-time citizen to part-time citizen.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of democracy and identify the role of citizens for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the political apathy and the phenomenon of negative freedom in the framework of contemporary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Negative freedom is also a kind of citizenship. A realistic and practical democracy must recognize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eople and retain lasting care for the people.
【作者单位】: 上海海关学院管理系;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主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编号:2012EZZ001) 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公推直选”:实践、成效与完善》(编号:231114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8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志达;;新生代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之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方潇;;革命话语下的理性思维——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6 鲍国政;文明视野中的两种政治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7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强昌文;;权利:社会公平的“阿基米德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杨光飞;;社会资本的经济学诠释:限度及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郭云忠;;《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话语变迁[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刘德忠;;发挥社会资本优势 促进黑龙江垦区经济发展[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C];2009年

6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秦越存;;现代性伦理危机与西方共同体主义的困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梅珍;;哈姆雷特形象的伦理视角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刘敏;;社会资本的建构:国家与社会互动的视角[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6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徐姗;推进中共党内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邓晖;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效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葛纾月;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观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8 李勋;中国法治变革下的价值观冲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季晓希;试论我国村民自治的历史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增科;;简论共和与民主的关系[J];理论视野;2009年09期

2 郝程光;;浅论宪政在西方的发展演变——宪政的自由主义思想基础[J];法制与社会;2008年25期

3 史献芝;刘建明;;自由主义与协商理念框架中的民主言说[J];长白学刊;2010年04期

4 李津燕;宪政时代的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J];理论前沿;2004年23期

5 赵娟;为什么言论必须自由?——手段与目的意义上的考察[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6 王孝勇;;发展中国家民主政治巩固问题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7 尹廷;关于宪政维度下政府机构合理设置的前提性思考[J];行政与法;1999年05期

8 曹任何,彭斌;宪政精神及其在近代中国的缺失[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9 何清涟;宪政与集团利益诉求[J];天涯;1999年05期

10 金林南;宪政发展相关因素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庆;;马克思主义政党早期执政方式中的宪政思想——“俄共(布)党团——苏维埃”政制的嬗变与改革[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建平;;中国有古典民主传统吗——关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古典传统资源的思潮述评[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3 徐仁辉;;服务型政府的建构[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4 陈达铃;;企业型政府——通向世界领袖之路——可能影响人类未来100年政治进程的思想[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瑞莲;丁爱英;;浅论五四时期的“民主”、“科学”与现代的“民主”、“科学”思想之异同[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6 方竹兰;;论民主首先是一种产权[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柴宝勇;;政党“吞噬”民主还是民主“抛弃”政党——一项关于西方政党与民主博弈关系的考察论纲[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黄克武;;从追求正道到认同国族 明末至清末中国公私观念的重整[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刘军;姚成龙;;施米特对于公民教育的启示[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楚刃;;学习董必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钢建/文;走向宪政[N];经济观察报;2003年

2 ;从尊重宪法开始[N];南方周末;2003年

3 黄雯 本报记者 张守营;通往理想社会秩序之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4 林海曦;必须对权力进行规范[N];吉林日报;2004年

5 关保英;宪政视角下的行政主体义务[N];法制日报;2004年

6 傅思明;西方宪政中的弹劾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2年

7 韩震;作为社会妥协机制的民主[N];学习时报;2007年

8 王秀娟;民主制度须以文化为依托[N];山西日报;2004年

9 上官莉娜;服务型政府的宪政品格[N];光明日报;2004年

10 蒋德海;宪政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政[N];检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宋衍涛;民主条件下的政治冲突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安平;自由的条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黄杰;比较历史视野下的大国治理问题研究:以耦合治理结构与治理绩效的关系为线索[D];复旦大学;2012年

4 孟军;寻求发展与稳定的平衡[D];浙江大学;2008年

5 许冬香;经济正义与政治正义的融通[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灿;民主的命运:专制抑或自由[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段微晓;埃德蒙·柏克政治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胡雪萍;马尔科维奇民主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艳;有限政府研究及其构建[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君丽;论财产权与西方政治文明[D];河南大学;2006年

3 李雪;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唐静;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春波;梁启超政治哲学思想探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邓昕;政党制度的局限性与宪政的破产[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禹哲;个人自由的理性之维[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邓洪禹;论邦雅曼·贡斯当的自由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武照娇;有限政府:价值理念及其合理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夏宁;政治权力社会化视野中的西方民主[D];东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65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365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1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