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新探

发布时间:2020-10-08 15:21
   平等一直以来就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目标,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不同,每个时代平等的内涵各不相同。原始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社会时期都有关于平等的论述,但他们的平等都只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础上的少数人的平等。直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平等才有现实的基础和科学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有其丰富的内容,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价值借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素提出,大大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现代价值。这对于中国现存不平等现象与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社会主义平等的实现提供了现实路径。 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阐释。第一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理论渊源及其历史发展,以历史发展的脉络分别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等思想及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历史发展做一个梳理,为全文做一个理论铺垫。第二部分从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主要内容着手,主要阐述了平等的内涵、特征、分类、与平等相关的主要范畴、内在本质以及终极目标,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做一个全面、深刻阐释。第三部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阐述了平等的重要价值,并进行分析归纳。第四部分落到现实途径上,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探寻追求平等的现实途径,既是理论的延伸,也是全文的归宿,对社会主义平等的拓展和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学位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A811;D08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与意义
    (二) 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1. 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2. 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三) 本文创新之处
    (四) 研究方法
一、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渊源与发展
    (一)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理论渊源
        1. 原始社会时期的平等观
        2. 奴隶社会时期的平等观
        3. 封建社会时期的平等观
        4. 资本主义时期的平等观
    (二)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历史发展
        1. 萌芽期
        2. 发展期
        3. 成熟期
        4. 拓展期
二、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主要内容
    (一) 平等范畴的内涵、特征与分类
        1. 内涵
        2. 特征
        3. 分类
        4. 与平等相关的主要范畴
    (二)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内在本质
    (三)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终极目标
三、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重要价值
    (一) 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价值
    (二) 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价值
    (三)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
    (四)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
四、 践行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现实途径
    (一)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夯实平等的经济基础
        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将蛋糕做大
        2. 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3. 提高劳动者收入,实现分配上的平等
    (二)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确保政治上人人平等
        1.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平等的政治基础
        2.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确保在立法和法律适用上的平等
        3. 完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规范民主法治运行环境
    (三)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营造平等的社会氛围
        1. 积极倡导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凝聚全民共识
        2. 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公民平等意识
        3. 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平等思想,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四) 改革与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公民平等权的实现
        1. 维护基本权利,促进社会平等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改革开放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
        3. 打造服务型政府,为民众提供优质平等服务
    (五)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平等友好相处
        1. 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保持人对自然的敬畏
        2. 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3. 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两型社会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坤凡;两种民事平等观之我见[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2 李文艳;论恩格斯平等观的新发展[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杨海;;马克思恩格斯与德沃金权利平等观比较之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3期

4 李纪才;;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J];理论月刊;2008年11期

5 张成山;江远;;马克思平等观的当代认识[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李纪才;;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J];学术探索;2008年05期

7 王贤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J];科技信息;2008年35期

8 戴伦华;;恩格斯的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9 李纪才;;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3期

10 梁巍;;浅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平等观[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希恩;;论周恩来的民族平等观[A];周恩来百周年纪念-全国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1998年

2 何卓恩;;大陆赴台自由知识分子1950年代对平等观的调整[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钟麒;;马克思主义平等思想与基督教平等思想关系探析[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王景平;以“平等”促发展[N];山西日报;2002年

2 李纪才;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思想[N];学习时报;2008年

3 关尔;务工青年的平等观[N];工人日报;2007年

4 郑杭生(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从以平等取向为主到以公平取向为主[N];辽宁日报;2001年

5 赵向文;论毛泽东的平等观及历史价值[N];山西党校报;2009年

6 记者 林中明 通讯员 罗涛 陈益俊;为来沪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平等观护帮教[N];检察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欧顺军;伦理视域下的佛教平等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丹;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李艳庆;马克思平等观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田莉;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璐;马克思平等观及其现实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于越;马克思平等观与和谐社会利益制度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荣荣;马克思的平等观及其当代意义[D];新疆大学;2012年

7 张卓娅;马克思平等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8 申学敏;《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平等观阐释[D];河南大学;2010年

9 郁文涵;章太炎平等观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s

本文编号:2832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832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4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