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和人际信任 宗教研究 佛教网 般若文海 佛学文章 佛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和人际信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代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和人际信任
王 佳 司徒剑萍
内容提要:许多研究均认为中国社会中的人际信任是一种差序格局的模式。本文将人际信任具体区分为亲缘信任、熟人信任和外人信任,指出信任水平从亲缘、熟人到外人依次降低,并且宗教信仰对不同的人际信任类型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对2007年居民文化生活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无论哪一种宗教信仰归属都不会显着增强亲缘信任和熟人信任的水平,比如佛教徒、道教徒的亲缘信任、熟人信任水平显着低于无信仰者;但是宗教信仰可以显着增强普遍的外人信任,比如佛、道教和基督宗教都能显着提高外人信任;宗教信仰的重要性和宗教活动参与频率也能够提高信任水平。另外,基督宗教比佛、道教具有更高的教内信任程度。
关键词:人际信任差序格局亲缘信任熟人信任外人信任教内信任
作者简介:王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司徒剑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
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时提出了着名的“差序格局”概念来代表中国的人际关系格局。他认为,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和权力运作,都是以这样的一种社会关系模式为基础。
不少学者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信任格局也是延续着“差序格局”展开的。信任的差序格局最简单就是两分格局,即一部分人称为“自己人”,另一部分人称为“外人”。对“自己人”就如同自己,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不分彼此,各取所需,利益一体化、共同化。而对“外人”,则小心翼翼、不放心。对待这两种人之所以不同关键是一个“信”。所以“自己人”、“外人”的“差序格局”可以说是一种“信任格局”的现象。王绍光、刘欣的研究也证实时至今日,中国城市人口依然像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一样,维持着亲疏有序的关系格局。但他们认为,“差序格局”不仅存在于中国社会,也存在于西方社会,不同的仅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
近代社会学的奠基人马克斯·韦伯在《中国的宗教》一书中,也对传统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格局做了精辟的论断。他认为传统的中国宗教——儒教和道教的伦理原则使得个人只信赖自己的血缘关系,只在自己的血缘团体中发展,而西方的基督新教则强调一种教内的信任与诚实,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分享,这些都有助于打断氏族的纽带,建立起一种优越的信仰共同体。
国外学者的大量研究已经基本证实了宗教信仰对于信任的积极作用。美国是一个具有普遍宗教信仰的社会,宗教信仰在美国扮演着培育公共参与行为、增强社会资本、社会信任的温床角色。但是这种作用在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也存在着差异:2007年美国学者Michael R.Welch等利用2002年“宗教与公共活动”调查数据分析了宗教派别、宗教参与行为与信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与主流的基督新教相比,一些较为保守的宗教组织,如天主教、印度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其成员的信任水平要显着低于前者。宗教参与行为越频繁的教徒倾向于具有更高的信任水平。在保守的宗教派别内,信任水平最低的人是那些只坚持纯粹教义而不在宗教组织内与他人交流互动的成员,对于更经常地参与教会活动的成员,其信任水平反而较高,可能是更频繁的宗教活动帮助个人更深刻地理解其宗教信仰以及更广泛的宗教价值观,从而减轻了只坚持教义对信任所造成肤浅负面影响。然而,这种交互作用在后来的研究中并没有得到继续地支持。上述所有的研究都指明了宗教信仰对培育社会信任的重要作用及复杂性。
在当今中国社会,社会信任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种种公共不道德事件加强了人们对外人的戒备,甚至对公共机构如政府、大众媒体也产生怀疑。如何才能保持人们对他人和社会的高度信任呢?西方学者的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宗教信仰能够有力地维持民众对他人、对社会的高度信任状态。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发展状况虽然较弱,但已有学者用定性研究证明了宗教信仰有助于个体建立起对他人和社会较高的信任。本文以当代中国的人际信任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试图探索当代中国的宗教信仰对人际信任的具体影响。
一、数据、变量和分析方法
(一)数据和分析方法
本文所用数据为零点调查咨询公司2007年的居民文化生活调查数据(城市/小城镇)。该调查在全国进行多阶段抽样抽取7021个样本,受访者年龄为16岁及以上,并在其现居住地至少生活三个月,并且在过去6个月内没有接受过调查。本文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变量
1、因变量
本文将人际信任分为三类,“亲缘信任”、“熟人信任”和“外人信任”。问卷中A30题询问居民对他人和社会机构的信任程度,包括家人(父母、子女或配偶等)、亲戚或家族的人、朋友、同事、有生意来往的人、跟您信同一种教的人、世上的任何人、媒体、工作单位、政府,以及宗教团体。每道题有四个选项:“非常可靠”、“比较可靠”、“有一些可靠”、“完全不可靠”,分别赋4分、3分、2分、1分。亲缘信任包括对家人的信任和对亲戚或家族的人的信任两项,在编码处理中,由于选择“非常可靠”的比例占据绝大部分,因此将7分及以上视作高信任,编码为1;7分以下视为低信任,编码为0。熟人信任包括对朋友和同事的信任两项,在编码处理中,将5分及以上视作高信任,编码为1;5分以下视作低信任,编码为0。外人信任泛指对世上的任何人的信任,3分及以上为高信任,2分及以下为低信任。
2、自变量
自变量包括两类,第一类是个人背景信息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婚姻、教育程度、生活幸福感,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回归方程。其中生活幸福感变量使用了李克特五分量表,鉴于选择“非常幸福”、“比较幸福”的比例占绝大多数,因此将这两项合并为“幸福”,编码为1;其他回答“一般”、“不太幸福”、“非常不幸福”的合并为“不幸福”,编码为0。在分析外人信任时,将熟人信任的汇总得分也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方程,来观察熟人信任对外群体的延伸作用。
第二类是宗教信仰变量,也是最重要的自变量。首先是个人的宗教归属。问卷A9a询问居民相信哪些宗教信仰。我们把选项分为五类:传统的中国宗教——儒教、道教、佛教(佛教在中国存在2000多年,已被本土化),基督新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无宗教信仰者,无宗教信仰者为参照组。关于其他有关宗教信仰的变量,按照斯达克、格洛克“宗教献身”的五个方面——献身的信仰、实践、体验、认知和结果的划分,我们使用“宗教信仰在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何”来反映个人的宗教信念是否虔诚,一般而言,越虔诚的信仰者在生活中越倾向于把信仰放在重要的位置。该问题有四个选项:“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不太重要”和“一点也不重要”,编码成虚拟变量时将“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分为“重要”的一组(编码为1);“不太重要”和“一点也不重要”分为“不重要”的
一组(编码为0)。在宗教实践方面,选择变量A12c“总的来说,您是经常还是偶尔进行这些宗教活动”来反映。对选项进行反向编码后,从1=偶尔,到5=基本上每天都进行。分析用到的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详见表1。
由表5我们可以看出,基督教徒认为教友可靠的占一半以上,而信仰佛、道教的则只有22.8%的人认为教友可靠。Brehm和Rahn研究社会信任的机制时指出,参与社团活动有助于加强社会信任,而斯达克在对宗教组织的研究中也发现参与集体性的宗教活动,有助于教徒增加对其所在宗教组织的依恋,也有益于巩固教徒在教内的社会资本。而传统的中国宗教,如佛教、道教、儒教,都强调个人的修行;相反,基督教则更强调教徒之间的“分享”,强调每周固定的礼拜、聚会,特别是基督教的团契,“团契”一词在《圣经》中为“相交”的意思,即相互交往和建立关系,旨在上帝与人之间的相交和基督徒之间相交的亲密关系。通过基督教徒稳定的聚会,通过讲经、交流体会、团队活动,彼此间通过相互了解,达到感情的升华也增进了对教友的信任。一般说来,基督徒都会有团契生活,而相比较而言,信奉传统中国宗教的信徒则缺乏类似的组织生活。杨庆垄在《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一书中特别指出,在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主要分为分散性宗教与制度性宗教。制度性宗教如佛教、道教,无论在专职人员,还是在信徒上都缺乏组织性。各地的寺院各行其是,在全国范围内没有核心组织,在信徒之间就更是如此。杨庆堃认为这样一种状态也显示了中国宗教“缺乏显着性结构”的特征。而这源自于中国宗教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性作用。在中国,人们去拜神求佛很多都是希望佛祖能为自己或家人消灾解难。由此衍生了各种各样的功能神,如送子观音、地藏菩萨、关公等等。普通信徒大多数去寺庙也仅仅是去拜神求佛,很少去听讲经颂法的。因此在信徒的界定上来说,要比基督教徒宽泛得多。因为,一个人他拜观音很可能就认为自己是佛教信徒,而他可能对佛法没有什么了解,也没有和其他信徒有交流。由此可见,在基督教中强调上帝、教友、自我这三角关系的稳定,为教徒增加了社会资本,而在中国宗教中则只是强调神与自我二重关系,教徒之间缺乏交流,教内的人际资本增加有限。这样也就降低了信奉中国宗教的教徒们对教友的信任度。
三、小结
很多以往的人际信任研究没有区分信任类型,更没有探讨不同的宗教信仰对不同人际信任类型的影响。而这些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本文首先详细描述了中国社会中“差序格局”的人际信任模式,区分出了亲缘信任、熟人信任和外人信任三种信任类型,其中信任水平最高的是亲缘信任,其次是熟人信任,而普遍的外人信任的水平要显着地低很多。然后着重分析了宗教信仰变量对人际信任的影响。不同的宗教归属对于亲缘信任和熟人信任没有显着的提高作用,与无信仰者比起来,宗教信仰者的亲缘信任和熟人信任水平要稍低,比如佛、道教信徒的亲缘信任和熟人信任水平就显着低于无信仰者。对于外人信任而言,宗教信仰具有显着的提高作用。宗教信仰的重要性、宗教活动的参与频率也具有提高人际信任水平的作用。另外,佛教、道教与基督宗教的教内信任水平差别比较大,这与宗教间不同的组织形式、不同的交流程度不无关系,并且基于不同的教内信任水平教徒们也会积累不同的人际资本。
(责任编辑段琦)
出自: 《世界宗教文化 》 2010年4期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和人际信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2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