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论五斗米道的“官僚性”特质

发布时间:2017-11-12 15:06

  本文关键词:论五斗米道的“官僚性”特质


  更多相关文章: 五斗米道 官僚性 宗教乌托邦 “汉家”解体 太平


【摘要】:对五斗米道"师君"、"祭酒"、"鬼卒"等教内称号以及"义舍"、"三原"、"行刑"等教内组织制度的深度剖析,可以明确五斗米道大范围效仿汉制的"官僚性"特质。据此可判断,五斗米道立教之纲或当脱胎于"汉家"之制,因而具有明显的在世"官僚性"特质;与此同时,出于宗教立教之考量,五斗米道又对这层"官僚性"赋予独特的宗教内涵,故也呈现出一定的出世特性。五斗米道刻意汲取汉制的现象,不仅具体反映出五斗米道的宗教乌托邦追求,更从实证层面揭示"汉家神学"对原始道教的内在形塑作用,以及原始道教从精神角度保存"汉家"秩序的宏阔愿景。这一点正是原始道教发起汉末宗教-政治运动,重建"太平"理想秩序的逻辑起点。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
【基金】: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末宗教思潮与‘汉家’秩序之解体研究”(15CZS020) 四川大学2015年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汉末宗教、术数与汉魏禅代再研究”(2082704184127)
【分类号】:B956.2
【正文快照】: 2索安:《国之重宝与道教秘宝——谶纬所见道教的渊源》,刘屹译,《法国汉学》第4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44页。3索安:《从墓葬的葬仪文书看汉代宗教的轨迹》,第137页。一、原始道教的“官僚性”谜题“如律令”是道教(尤其是天师道)中使用极为频繁的符咒用语(图1),然而其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杰;;秦汉罪犯押解制度[J];南都学坛;2009年06期

2 姜生;;曹操与原始道教[J];历史研究;2011年01期

3 孙闻博;;秦汉时期的“请间言事”[J];晋阳学刊;2012年06期

4 刘太祥;;简牍所见秦汉律令行政[J];南都学坛;2013年04期

5 侯旭东;;从朝宿之舍到商铺——汉代郡国邸与六朝邸店考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谢宇;董慕达;;天地之间:东汉官员的双重责任[J];社会;2011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子今;睡虎地秦《日书》所见行归宜忌[J];江汉考古;1994年02期

2 李均明;汉简所反映的关津制度[J];历史研究;2002年03期

3 臧知非;张家山汉简所见汉初马政及相关问题[J];史林;2004年06期

4 张功;汉代郡县关系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杨宽;;战国秦汉的监察和视察地方制度[J];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02期

6 宋杰;《元延二年日记》所反映的汉代郡吏生活[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1176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176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c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