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阿拉伯语对英语的重大影响
本文关键词: 阿拉伯语 英语文化 重大影响 拉丁语 英语词汇 文化系统 阿拉伯人 伊斯兰文化 社会文化 重要组成部分 出处:《中国穆斯林》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语言的分化和统一通常与社会文化的分化和统一在步调和范围上相一致,语言的传播通常是文化远征的结果。古希腊文化主要通过古罗马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到西方,继而进入英语文化,成为英语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观照英语历史的时候,传统的观点常常把视角投放于拉丁语和希腊语对英语的影响,却忽视了阿拉伯语的贡献。在简略回顾传统的英语历史观之后,本文着重揭示阿拉伯语词汇对英语词汇的重大影响。
[Abstract]:The division and unification of positive languages are usu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pace and scop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division and unity. The spread of language is usually the result of a cultural expedition. Ancient Greek culture was transmitted to the West mainly through ancient Roman and Arab-Islamic cultures, and then to English culture. To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glish cultural system. In viewing the history of English, the traditional view often puts a perspective on the influence of Latin and Greek on English. After a brief review of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English histo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great influence of Arabic vocabulary on English vocabulary.
【作者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云南民族大学;
【分类号】:B9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开古;中世纪阿拉伯语的发展[J];阿拉伯世界;1988年04期
2 张箭;阿拉伯对地球学说的贡献[J];阿拉伯世界;1993年02期
3 ;新天方阿拉伯语培训中心[J];中国穆斯林;2011年03期
4 墨骥;“威特尔”拜[J];中国穆斯林;1991年06期
5 胡振华;;追思我的老师刘麟瑞教授[J];中国穆斯林;2007年01期
6 郭应德;;伊斯兰教产生前的阿拉伯国家——读阿拉伯史札记之一[J];阿拉伯世界研究;1983年04期
7 李振中;学者的追求[J];阿拉伯世界;1993年04期
8 ;刘麟瑞教授归真[J];中国穆斯林;1995年05期
9 周珑;;《古兰经》对阿拉伯语言的影响初探[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2期
10 刘晶磊;;伊斯兰文化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俊;;回族穆斯林对中国的阿拉伯语教育事业的贡献[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马强;;阅读草根社会的文化符号:“小经文字”散论[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王伏平;;宁夏的伊斯兰教[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4 周传斌;;门宦教权体制的结构与运营[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高占福;;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社会的宗教文化[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6 明光熙;姚继德;;《滇缅边境邦隆回教百年沧桑见闻录》校注[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王希隆;马青林;;伊斯兰教在构建西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初探[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一集)[C];2006年
8 哈宝玉;;蒙元时期的穆斯林与伊斯兰教法[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丁俊;;中国伊斯兰教“爱国爱教”的理论与实践[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10 杨大庆;;再论回族经师阿洪及其经堂教育的历史功绩[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道明;新加坡举办《道德经》多语言版本文化展[N];中国民族报;2008年
2 本报驻埃及记者 黄培昭;又是“斋灯”挂起时[N];人民日报;2005年
3 北京西城实验学校 吴建华;西北回族伊斯兰教育与国民教育的互动[N];中国民族报;2008年
4 从恩霖;穆斯林的“讨白”[N];中国民族报;2005年
5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当代重大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 甘肃地区伊斯兰教门宦制度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研究课题组 实习生 马丽 整理;教派门宦内外关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互动[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马孟良;一生辛勤为译经[N];中国民族报;2006年
7 福建社会科学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陆芸;探寻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之源[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海宝明;经堂教育中的儒学烙印[N];中国民族报;2008年
9 闪胜利 丹立才;翼城县清真寺的变迁[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10 张敏;中国伊协召开“纪念张杰归真20周年座谈会”[N];人民政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建华;西北回族伊斯兰教育的历史与当代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张雪峰;伊斯兰的“吉哈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祁学义;圣训及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丁克家;当代甘宁青城市化进程中的伊斯兰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帕林达;临夏的清真寺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马海成;伊斯兰慈善思想与制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筠;浅析法蒂玛王朝的顺民政策及其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陈颖;南京穆斯林社区语言使用状况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沈毅;民国时期北平成达师范学校[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4 向萧;《蔷薇园》中的伊斯兰思想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宋启元;汉族穆斯林群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陈永根;清真寺建筑与清真寺功能的关联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王惠珍;临夏大拱北门宦形成与组织运行模式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09年
8 王丽宏;阿訇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阿孜古丽·吾甫尔;试论维吾尔清真寺的功能及其历史变迁[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华丽;一个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的治世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28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528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