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胜上乐集本续显释记》译传考——兼论西夏上乐付法上师
本文选题:《最胜上乐集本续显释记》 切入点:藏传密教文献 出处:《中国藏学》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最胜上乐集本续显释记》的题名为切入点,对这部汉译密教文献的翻译、流传乃至由此隐现出来的藏传密教在西夏早期传播的历史进行了探究。考证出这部文献系西夏覆亡前10年(1216—1227)间翻译完成的作品,系对当时流传于西夏的一种上乐根本续厘定本的注疏。而作者"庄(口浪)法幢"是著名译师玛尔巴朵巴法自在((?))的弟子(?),二人均为早期宏传上乐教法的著名祖师。《显释记》依题目所示,其所注上乐根本续版本为法幢的师祖和师傅善慧称((?),Sumatikirti)和法自在最终勘定、桂译师依拉瓦巴((?))释论厘定的本子。文章还进一步探讨法幢师祖善慧称的事迹。可进一步深化我们对于西夏藏传密教早期宏传史的认识和理解。
[Abstract]:Based on the title of the title of the book "the most successful Shangle Collection" in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ranslate the secret literature into Chinese. The history of the spread of Tibetan Secrets in the early Western Xia Dynasty was explored, and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document between 1216-1227 (10 years before the collapse of the Western Xia Dynasty) was identified. The author of "Zhuang (Qoulang)" is a famous translator, Mal Badoba? ) disciple Hu? Li, both of them are the famous ancestors of the early grand teachings of the music teach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title, the notes on the root of the music are the master ancestors of the Dharma building and the good master of the master. Sumatikirti) and Fafari were finally assigned, and Gui translator Yilawabatsu? The article also further discusses the deeds of Zhushanhui called Dafang Shi, which can further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of the grand preaching in the early Xixia Tibetan Missionar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
【分类号】:B9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宋桥;清宫八千麻袋档案的来龙去脉[J];档案;2004年06期
2 聂鸿音;;《仁王经》的西夏译本[J];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3 崔红芬;《俄藏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佛经文献叙录》中的帝师与国师[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崔红芬;;藏传佛教各宗派对西夏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沈卫荣;;西夏文藏传续典《吉祥遍至口合本续》源流、密意考述(上)[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梓秋;;白龙江流域藏族文化的边缘性及其成因研究——以甘肃宕昌县藏族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杨浣;《嘉靖宁夏新志》与明代宁夏社会[J];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3 刘广瑞;;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仁王经》残片考释[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倪润安;;西夏墓葬的用木葬俗及其渊源[J];边疆考古研究;2012年01期
5 张秀峰;;对西夏铁钱的几点认识[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2年S1期
6 艾菊红;;族群认同与构建的动态过程——历史与现今的陇南宕昌藏族[J];民族研究;2009年06期
7 郑张尚芳;;上古缅歌──《白狼歌》的全文解读(续)[J];民族语文;1993年02期
8 王梅兰,刘军燕;《西夏语比较研究》简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邵方;西夏党项社会的族际婚[J];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10 梁松涛;杨富学;;《宫廷诗集》中所见的“白高”释义[J];宋史研究论丛;2009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秀峰;;对西夏铁钱的几点认识[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一辑)[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安娅;西夏文藏传《守护大千国土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崔红芬;西夏时期的河西佛教[D];兰州大学;2006年
3 于爱华;南宋地缘政治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坤;斯坦因喀拉浩特遗址所发掘诸废墟及其出土文物对应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董亚亚;韩琦与宋夏战争三题述论[D];山东大学;2006年
3 蔡建明;雍正朝殿试策中的政策导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晓林;略论罗振玉对近代学术的贡献[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明;北宋熙河之役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张超;佛教在西夏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樊丽沙;汉传佛教在西夏的传播和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8 李银霞;西夏石窟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任菲菲;西夏史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杨汉昭;1980-2000年国内西夏学的研究进程[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文彬;从版画看西夏佛教艺术对元代内地藏传佛教艺术的影响[J];中国藏学;2003年01期
2 沈卫荣;;重构十一至十四世纪的西域佛教史——基于俄藏黑水城汉文佛教文书的探讨[J];历史研究;2006年05期
3 邓如萍,聂鸿音,彭玉兰;党项王朝的佛教及其元代遗存——帝师制度起源于西夏说[J];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05期
4 史金波;《文海宝韵》序言、题款译考[J];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5 史金波;西夏佛教新探[J];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6 聂鸿音;贺兰山拜寺沟方塔所出《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译传者[J];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7 黄颢;藏文史书中的弭药(西夏)[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8 孙伯君;;西夏佛经翻译的用字特点与译经时代的判定[J];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02期
9 陈庆英;西夏及元代藏传佛教经典的汉译本——简论《大乘要道密集》(《萨迦道果新编》)[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0年02期
10 陈庆英;西夏大乘玄密帝师的生平[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红芬;;藏传佛教各宗派对西夏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5期
2 曹晓飞;;浅谈佛教在我国西夏时期的传播[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陈广恩;陈伟庆;;试论西夏藏传佛教对元代藏传佛教之影响[J];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4 韩小忙;《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所反映的西夏道教[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5 韩小忙;试论道教在西夏的地位和影响[J];固原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6 陈庆英;《大乘要道密集》与西夏王朝的藏传佛教[J];中国藏学;2003年03期
7 张瑞敏;;略论西夏的宗教信仰[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5期
8 汤晓芳;;阿尔寨石窟的密宗壁画及其年代[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聂鸿音;大度民寺考[J];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10 李海东,丁延辉;西夏唐卡[J];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宿育海;甘肃重镇张掖与大卧佛寺[N];中国特产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军涛;西夏时期藏传佛教在河西地区的传播与发展[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2 张超;佛教在西夏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银霞;西夏石窟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樊丽沙;汉传佛教在西夏的传播和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5 常红红;甘肃瓜州东千佛洞第五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85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585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