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藏区“围寺而商”类型城镇发展模式研究——以拉卜楞寺院、商业与城镇互动关系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18 22:01

  本文选题:夏河 + 城镇化 ; 参考:《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摘要】:城镇的发展与商业的繁荣休戚相关,围寺而商是藏区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拉卜楞因寺而兴,商依寺荣,围寺而城。在梳理历史文献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资料,论述夏河社会发展过程中寺院、商业与城镇的互动演进轨迹,寻绎藏区城镇发展历程中寺院与商业互动关系与存在模式。寺院、商业与城镇的互动,促进了城镇化的演进和地方社会的发展。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town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sperity of commerce.Lableng because of the temple, Shang according to the temple glory, around the temple and the city.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combining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active evolution of temples, commerce and towns in the course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Xia River, and finds out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and existence mode of temple and commerce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cities and towns.The interaction of temple, commerce and town promotes the evolu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ociety.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2014年度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互动与发展:拉卜楞寺与夏河城镇化”阶段性成果,项目号:K2014031
【分类号】:B947;F29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庆有;;拉卜楞寺僧经商、借贷章程[J];档案;1992年06期

2 魏丽英;论近代西北市场的地理格局与商路[J];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3 陈世明;夏河县的穆斯林及其清真寺简介[J];回族研究;1993年04期

4 马平;近代甘青川康边藏区与内地贸易的回族中间商[J];回族研究;1996年04期

5 黄正林;近代甘宁青农村市场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4年04期

6 杜常顺;明清时期黄河上游地区的民族贸易市场[J];民族研究;1998年03期

7 段继业;青海小城镇起源的几种类型[J];青海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8 东噶仓·才让加;;关于藏族寺院经济的概念、结构及作用的探讨——寺院经济研究之二[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9 贡保草;试论藏族“塔哇”的产生[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张庆有;藏族寺院经济运行的历史与现状拉卜楞寺院经济调查[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月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研究路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2 赵海妹;;从宗教信仰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3 欧阳彬;;货币逻辑与当代现实:马克思与现代社会理论的交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高珍辉;;云南剑川白族本主崇拜中的多元文化融合浅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5 吴练达;薛睿;;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贸易的产生和演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勉卫忠;;寺院城镇的兴起及其功能[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8年02期

7 张强;;世俗世界的神圣帷幕——从社会控制角度看人间佛教的社会承担[J];武陵学刊;2011年01期

8 汪居扬;;论卡尔·波兰尼“有机社会”思想[J];长江论坛;2012年01期

9 吴永刚;范香立;;藏传佛教与藏区基层政权探析[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李耿为;;试析城中村中的精英[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超;;如何看待我国的民族宗教问题[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蒋美华;李瑾瑾;;女性宗教认同研究——以郑州市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张凤荣;王晶;;现阶段我国农民精神信仰问题的性别研究[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秦星野;;从宗教社会学看传销新特点[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马寿荣;;都市回族社区的文化变迁——以昆明市顺城街回族社区为例[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沈玉萍;;卡力岗现象及其分析[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钟银梅;;近代甘宁青皮毛贸易中的回族商人[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王平;;河州历史上的回族运输商帮[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9 钟银梅;;近代甘宁青皮毛贸易中的回族商人[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10 王平;;河州历史上的回族运输商帮[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2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史清竹;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马小华;当前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之间关系的实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邓红;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振燕;任乃强的西南图景[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茆晓君;风雨中的飘摇[D];上海大学;2011年

10 覃琮;“标志性文化”生成的民族志[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马宁;改革开放以来呼和浩特市伊斯兰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朱鲲鹏;大学生“跑庙”行为的社会学思考[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换平;石河子市基督教徒宗教认同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5 窦烨明;制度化宗教的本土化实践[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孟璐;少林寺社会功能的现代变迁[D];河南大学;2011年

7 王爽;关于当代农民归信基督教动因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8 孙凤;信徒与非信徒的相遇:乡村基督教传播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徐政妹;现代视野下的“天帝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美风;彼得·贝格尔世俗化理论转向之探讨[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近之;西宁松潘间之草地旅行[J];地理学报;1934年01期

2 张其昀;洮西区域调查简报[J];地理学报;1935年01期

3 龚关;近代华北集市的发展[J];近代史研究;2001年01期

4 黄正林;近代甘宁青农村市场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4年04期

5 单强;近代江南乡镇市场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8年06期

6 柏景;陈珊;黄晓;;甘、青、川、滇藏区藏传佛教寺院分布及建筑群布局特征的变异与发展[J];建筑学报;2009年S1期

7 杜常顺;明清时期黄河上游地区的民族贸易市场[J];民族研究;1998年03期

8 杜常顺;明清时期河湟洮岷地区家族性藏传佛教寺院[J];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9 张庆有;藏族寺院经济运行的历史与现状拉卜楞寺院经济调查[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6年03期

10 马安君;;民国时期青海城镇市场述论[J];西藏研究;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炳枢;;魅力拉卜楞寺[J];民族大家庭;2006年02期

2 郎建兰;;拉卜楞寺馆藏典籍及档案概述[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索南吉;刘堡;;拉卜楞寺六大札仓[J];法音;1989年03期

4 索代;拉卜楞寺的法会[J];法音;1994年11期

5 田青;佛乐与“通天塔”──记甘肃拉卜楞寺佛乐团访法[J];佛教文化;1997年05期

6 张庆有;浅析拉卜楞寺藏经楼藏文经籍文献的管理、利用和开发[J];西藏艺术研究;1998年01期

7 散人;拉卜楞寺珍宝馆巡礼[J];西藏艺术研究;1998年03期

8 昂巴,伦珠旺姆;拉卜楞寺院僧侣等级制度及文化现象述论[J];西藏艺术研究;1999年02期

9 侯奇志;;拉卜楞寺跳法舞会[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2013年00期

10 顾炳枢;神秘的拉卜楞寺[J];海内与海外;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才让;;神圣与世俗——拉卜楞地区的藏传佛教信仰现状研究[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2 王sョ,

本文编号:1770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770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c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