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的“业”与“罪”
本文选题:技术 + 普罗米修斯 ; 参考:《海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摘要】: 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如何在一个技术时代里去思考技术的得与失,是当今国内外哲学界都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20世纪最伟大思想家之一的海德格尔,其思想的重大意义就在于,他是一位在技术时代里思考存在,对技术作出反思的哲人。海德格尔后期“重回希腊语源”的路向,显示出了古希腊的思想资源对于当今问题的参照作用。 本文试图在启蒙和民主政治的大背景下,通过细读赫西俄德的《劳作与时日》、《神谱》中的“普罗米修斯神话”,尤其是逐段疏解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希望通过这种解读揭示人自身的限度,在人自身的有限性中来考察技术问题在古希腊的神话和悲剧中所呈现出的“悖论性”,以通过这种考察来反观当今的技术问题。最后,通过《普罗塔戈拉》中的“苏格拉底方法”的考察,希望指引出一条问题解决的“道路”。 通过对四篇文本的考察,我们能够看出技术与启蒙和民主政治的内在关联,只有在这种关联之中才能够认识到技术之本质。
[Abstract]:Technology has become one of the biggest problems facing the world today. How to think about the gain and loss of technology in a technological age is a major problem facing the philosophical circle at home and abroa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thinkers in the 20th century, Heidegger's though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at he is a philosopher who thinks about existence and reflects on technology in the age of technology. Heidegger's late "return to the Greek source" shows the reference role of the ancient Greek ideological resources to the current problem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lightenment and democratic politic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ad the Prometheus myth in Hesiod's works and days, and the Prometheus Myth in the Book of God. In particular, the tragedy of Aeschylus, the bound Prometheus, is to be unravelled, hoping to reveal the limits of human beings through this kind of interpretation. In view of the limitation of human being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aradox of techn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mythology and tragedy of ancient Greece, so as to reflect on the present technological problems. Finall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Socrates method in Protagora, the author hopes to show a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four texts, we can see the inherent connection between technology, enlightenment and democracy, and only in this connection can we realize 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9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莲;酒神精神延伸在人类历史的两极——普罗米修斯与索科洛夫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蒋承勇;人的现实存在的双向价值认同——耶稣、普罗米修斯与人文性[J];台州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编辑部;;弗兰肯斯坦或现代的普罗米修斯[J];新知客;2008年05期
4 A.D.霍普 ,李德荣;普罗米修斯被释[J];外国文学;1984年05期
5 老枪,张东禄;卡尔波夫是狼?还是普罗米修斯?[J];棋艺(象棋版);1998年07期
6 古梦河;;普罗米修斯取火[J];中华魂;1998年01期
7 安宁;反叛的悲壮与隐忍的乐观——从东西方两位火神说开去[J];语文学刊;2005年03期
8 唐杏英;;Les mots clés de la mythologie (18)[J];法语学习;2008年06期
9 杨建玫;希腊神话对18世纪欧洲诗坛的影响[J];殷都学刊;1995年03期
10 魏丹丹;;王的所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炜;;浅论技术问题在创造性判断中的作用[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娟;许翰;;创造性判断过程中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3 沙柯;黄姗;刘庆;吴浩;孙婧;;创造性评述中“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4 镇亦明;戴建军;胡爱梅;;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A];沥青路面施工监理交流材料汇编[C];2002年
5 徐锡燕;冯泉钧;;刚性吊杆的优越性及其相关技术的探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姜艳美;;三期投产初期若干技术问题的思考[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徐进军;张毅;崔晨风;郑炎兵;;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路面测量[A];湖北省测绘学会2006年度科学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卢军;窦秦川;;微机用于电磁方法二例[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7)[C];1989年
9 班广生;;铝质建筑节能门窗的若干技术问题[A];铝合金节能门窗论文集[C];2001年
10 徐通法;;汽油无铅化过程中的技术问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佟新;中国的普罗米修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2 广林;普罗米修斯的诞生[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国语;“绿色GDP报告”的“技术问题”[N];经济视点报;2006年
4 周健 编译;云计算实施中的技术问题[N];计算机世界;2010年
5 本报记者 周丽娟;开发现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了[N];中国汽车报;2002年
6 梁粉宁;“技术问题”有待破解[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潘永花;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N];网络世界;2004年
8 胡印斌;城市内涝不只是技术问题[N];中国信息报;2011年
9 丁宁;普罗米修斯之火[N];文艺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刘长发 陈波;种火者:一群向西藏传递文明的普罗米修斯[N];重庆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同军;普罗米修斯的火种[D];苏州大学;2003年
2 何映霞;机载SAR运动目标实时检测方案若干技术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0年
3 王福生;从思辨到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D];吉林大学;2004年
4 王鹤;低场磁共振系统中若干技术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新平;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张音;药物靶标发展相关科学和技术问题的情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7 龙瑞翠;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交融式”宗教范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武恩义;英汉典故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孙豪;《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编纂始末及其历史意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10 赵村民;WEBGIS的QoS问题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俊峰;普罗米修斯的“业”与“罪”[D];海南大学;2009年
2 王梓娇;“普罗米修斯”精神影像再现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宇光;双性合体、普罗米修斯与母亲的性别[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安宁;反叛的悲壮与隐忍的乐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董岩;重写普罗米修斯神话[D];吉林大学;2008年
6 寇洋;普罗米修斯形象的多角度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莉;美国黑人的普罗米修斯——马丁·路德·金[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董翔;中国法庭口译现状分析及培训模式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吴小鹏;《普罗米修斯的解放》:神话原型理论的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景辉;《弗兰肯斯坦》中的超现实主义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65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96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