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传佛教戒律之研究
本文选题:戒律 + 北传佛教 ; 参考:《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摘要】: 北传佛教广泛传播于亚洲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其戒律为“三藏”之一,是佛法的根本。戒律在僧团中是至关重要的,佛教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严持戒律,本文以佛祖制定的戒律为研究对象,分析、阐释佛教戒律学的发展演变、基本理论、实践方法等。还分别从北传佛教戒律对佛法修习、佛教兴衰、人生道德、世俗社会、现代科技五个方面的影响来说明佛教戒律对匡正人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北传佛教戒律是适应现代社会的,,戒律学的现代阐释与戒律精神的弘扬对现代社会的人们充分地认识佛教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Northward Buddhism is widely spread in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Asia, and its precepts are one of the "three Tibetan",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Buddhism. The precepts are very important in the Sangh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s bound to be inseparable from strict discipline. This paper takes the precepts formulated by Buddh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and explains the evolution, basic theory and practical methods of the discipline of Buddhism. It also shows that Buddhist precep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ctifying people's behavior from five aspects: Buddhism practice, Buddhism rise and fall, life morality, secular society,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northward Buddhist precepts are adapted to modern society, and the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discipline and the promotion of discipline spirit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eople in modern society to fully understand Buddhism.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B9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读铭言 看名人[J];基础教育;2005年02期
2 学诚;;在全国汉传佛教规范传戒研讨班结班仪式上的总结讲话[J];法音;2011年08期
3 ;武当山九宫之首静乐宫 道教主要仪范[J];武当;2011年07期
4 佚名;;选择[J];人生十六七;2002年02期
5 王小燕;;不能听的秘密[J];跨世纪(时文博览);2011年05期
6 常人春;;理教[J];东方养生;2011年06期
7 戴传江;;佛教南山律宗种子戒体说及其“摄小归大”义[J];宗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8 李海波;;定与慧[J];佛教文化;2010年01期
9 ;规范传戒 纲举目张[J];法音;2011年08期
10 传印;;在全国汉传佛教规范传戒研讨班上的讲话[J];法音;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奚;;范蠡入齐与老子学说的北传[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朱伟军;Tim Li;;海洋大陆对夏季季节内振荡的影响[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3 李瑞哲;;小乘佛教根本说一切有部经律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反映[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4 潘叔明;;道德继承问题说略(论纲)[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5 张云涛;;从戒台寺石刻看其宗教的历史地位与传承[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6 杨志高;;中国藏西夏文《菩萨地持经》残卷九考补[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7 林锡旦;;大休其人 无休之功[A];纪念大休上人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蒋明宏;;徐霞客与明代佛教生态文化[A];徐霞客研究(第19辑)[C];2009年
9 丁常云;;继承传统、坚定信仰、适应时代——关于当代道教戒律三个问题的思考[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朱文民;;定林寺名称由来考[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花荣;股海九大戒律[N];证券日报;2003年
2 陈树福;恪守“五条戒律”[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3年
3 黑龙江大学哲学院 樊志辉;自由意志与戒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陈应松;荆楚乐舞的掘金者[N];中国艺术报;2003年
5 江一帆;FDA许可之十大戒律[N];医药经济报;2003年
6 张慧臣 催 青;四方法院提出 “八条戒律”[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阿超;白领新戒律[N];中国质量报;2000年
8 王达;成功经理人戒律[N];厂长经理日报;2002年
9 MBA论坛;企业管理者的“戒律”[N];中国质量报;2002年
10 龙夫;电子邮件的“摩根准则”[N];人民政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迎春;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戒律清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张海峰;唐代佛教与法律[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刘红梅;莲池大师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费泳;七世纪前汉地佛像服饰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5 哈磊;四念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漆山;学修体系思想下的我国现代佛寺空间格局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7 杨发鹏;两晋南北朝时期河陇佛教地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径真;法律视角下的隋唐佛教管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9 鲁统彦;隋唐时期僧尼角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何子文;菩萨公民:佛教僧人的社会身份及其近代转变[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文松;北传佛教戒律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巍青;王常月戒律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徐强;汉唐佛教戒律传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何松旭;在菩提与烦恼之间[D];浙江大学;2008年
5 扎西彭措;试论五戒在西藏社会中所起的作用[D];西藏大学;2009年
6 潘春辉;从戒律守持看唐宋时期敦煌佛教世俗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福兰;佛教哲学中的伦理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智勇;匛益智旭融会思想之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9 许娜;鄯善国世俗佛教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10 刘兴恩;能海思想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022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022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