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修行体悟 佛教网 般若文海 佛学文章 佛
本文关键词: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与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作者: 马品彦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大约从公元前4世纪起,盛行于东方和西方的一些宗教,沿着丝绸之路陆续传入新疆。这些外来宗教与新疆本地的原始宗教一起,逐渐形成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宗教的社会地位在发生变化,但是,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却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以佛教为主,道教、摩尼教、景教并存
远古时期的新疆先民就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观念和崇拜行为。原始宗教发展到晚期,出现了专门主持宗教仪式的祭司,即萨满。这一时期的原始宗教也因萨满的出现而被称为“萨满教”。
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是产生于古代波斯的祆教。从新疆伊犁、乌鲁木齐出土的祆教文物推断,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前祆教就已传入新疆。近年来,在吐鲁番地区出土的文书及祆教文物反映了祆教在当地昔日的盛况。祆教在新疆从未取得过官方宗教的地位,只是在民间流行。伊斯兰教传入后,祆教日趋衰落,宋朝以后不再见于记载。
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克什米尔首先传入新疆于阗(今和田地区)。不久,佛教又经中亚传入疏勒(今喀什地区)。此后佛教沿着丝绸之路南北两道传播到且末、若羌、莎车、叶城、库车、阿克苏、焉耆、吐鲁番、哈密等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各个绿洲。公元4到5世纪,佛教已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进入其发展的鼎盛阶段。当时,在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各绿洲,佛教寺塔林立,僧侣成群;于阗、龟兹、疏勒、高昌等佛教中心相继形成;佛学研究和佛经翻译十分兴盛且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出现了鸠摩罗什等许多着名的佛学大师和佛经翻译家。
公元5到7世纪,由于柔然、突厥等游牧民族的不断袭扰和各割据政权间的兼并战争频繁发生,新疆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大规模佛事活动的频繁举行,以及僧侣队伍的不断扩大,加重了百姓的经济负担。人们逐渐失去了对佛教的热情,佛教在新疆开始趋向衰落。
道教传入新疆的时间大约在公元4到5世纪,当时主要在汉人比较集中的哈密、吐鲁番等地区传播。北魏以来,在吐鲁番地区相继出现了由阚、张、马、麴内地四姓豪门建立的汉族政权。后来,随着信仰道教的汉人的不断迁入,道教在这里迅速传播和发展起来。唐朝统治者推崇道教的政策进一步促进了道教在新疆的发展。当时,在佛教盛行的哈密地区,道教的宫观同佛教的寺庙数量相等,可见道教势力的强大。道教在新疆的传播过程中,吸收了许多佛教的内容,这种适应性的变化,正是道教能够在佛教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摩尼教是公元3世纪中叶由波斯(伊朗)人摩尼创建的。公元6世纪前后,随着中亚摩尼教徒不断来新疆经商或定居,摩尼教随之传入新疆。隋唐时期,到新疆的中亚摩尼教徒与日俱增,他们在阿勒泰、吐鲁番、罗布泊等地定居下来,在当地形成了摩尼教徒聚居区。由于他们聚族而居,不对外积极传教,所以在当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公元9世纪中叶,曾以摩尼教为国教的回鹘迁入新疆,摩尼教才迅速传播开来。后来,随着回鹘人改信佛教,摩尼教逐渐衰落。但直到宋代,吐鲁番、和田等地仍有摩尼教徒在活动。
景教是中国对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的称谓。景教传入新疆的时间大约在公元6世纪,初期主要流行于吐鲁番地区。西辽至蒙元时期,由于统治者实行宗教自由政策,景教迅速传播到新疆各地,进入其在新疆发展的鼎盛阶段。20世纪以来,在吐鲁番地区发现的景教文献有许多是用回鹘文写成的。元代以后,除伊犁地区外,景教在新疆已基本消失。
道教、摩尼教和景教的传入,使新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由于这些宗教都没有能够取代佛教的地位,所以这一时期新疆仍继续维持了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
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宗教并存格局形成
7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中亚地区。后来,虽然阿拉伯人对中亚的统治崩溃了,但伊斯兰教已经成为这里的主要宗教,还出现了一些由当地封建主建立的伊斯兰政权。其中,与新疆毗邻的萨曼王朝就是这样一个由当地塔吉克人建立的伊斯兰政权。
当时新疆地区有于阗王国、高昌回鹘王国和喀喇汗王朝3个地方政权。喀喇汗王朝是一些操突厥语的民族在新疆西部至中亚一带建立的政权。9世纪中叶以后,萨曼王朝占领了喀喇汗王朝的大片领土。公元893年,喀喇汗王朝的副都怛逻斯被萨曼王朝攻陷,驻守怛逻斯的副汗奥古尔恰克被迫迁往喀什噶尔。不久,萨曼王朝发生内讧,争夺王位失败的纳斯尔王子潜逃到喀什噶尔向奥古尔恰克寻求庇护。奥古尔恰克为了利用萨曼王朝的矛盾,不但允许纳斯尔在喀什噶尔避难,还任命他为阿图什地区行政长官。纳斯尔到阿图什后不久,就建立了一座大清真寺——阿图什大清真寺。这是新疆历史上的第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
纳斯尔不仅建造了清真寺,还把喀喇汗王朝大汗之子萨图克·布格拉汗发展成为穆斯林。阿图什大清真寺的建立和萨图克·布格拉汗接受伊斯兰教,大约发生在9世纪末至10世纪初,是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两个重要标志。
萨图克·布格拉汗接受伊斯兰教后,即在纳斯尔的帮助下开始了秘密传教活动。经过10多年的努力,公元910年(一说公元915年),,萨图克·布格拉汗在中亚穆斯林的帮助下,夺取了政权。此后萨图克即利用权力推行伊斯兰教。其子穆沙·阿尔斯兰汗继位后,发动了伊斯兰化运动,继续大力推行伊斯兰教。公元960年,20万帐游牧民皈依伊斯兰教。同年,穆沙·阿尔斯兰汗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至此,伊斯兰教成为了喀喇汗王朝的主要宗教。
信仰佛教的于阗王国和高昌回鹘王国对喀喇汗王朝萨图克·布格拉汗父子强制推行伊斯兰教的做法十分不满。公元962年,喀喇汗王朝和于阗王国之间发生战争。1006年,于阗王国灭亡,至此,佛教结束了在这个地区千余年的统治地位,退出了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南部地区。
成吉思汗征服西域后,把今新疆地区分封给了他的次子察合台。察合台在新疆建立了地方政权“察合台汗国”。在他统治前期,对各种宗教一视同仁,不强制推行任何宗教。但是后来的统治者秃黑鲁帖木儿汗改变了这一政策。1353年,秃黑鲁帖木儿汗接受了伊斯兰教,成为新疆地区第一位皈依伊斯兰教的蒙古可汗。入教伊始他就在全汗国境内推行伊斯兰教。不久,阿力麻里(伊犁地区着名古城之一)就有16万蒙古族人集体皈依了伊斯兰教。
到16世纪初,伊斯兰教在新疆经过6个多世纪的传播和发展,最终取代佛教,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宗教。至此,从伊斯兰教传入新疆以来所形成的南疆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北疆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演变为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宗教并存格局。
新疆宗教演变的基本格局:一教为主,多教并存
伊斯兰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后,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继续发生演变。原有的祆教、景教和摩尼教已消失无存,佛教、道教在一度衰落后有所复兴,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又先后传入新疆,加入到新疆多宗教并存的格局中来。
伊斯兰教作为新疆的主要宗教,传播地域广大,信仰民族多。清朝时期,随着乌孜别克族和塔塔尔族的迁入,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已有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7个民族。这些民族基本上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乃至民族心理,都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这一时期,佛教一度衰落,信仰者只是在家中烧香拜佛,从事一些简单的佛事活动。但清朝时期,随着内地信仰佛教的官兵、商贾和百姓的到来,佛教在新疆又逐渐复兴起来。在汉人较集中的哈密、巴里坤、阜康、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又重新建立了佛教寺院。甚至在伊斯兰教势力强盛的南疆地区,也出现了佛教寺院。
蒙元时期,藏传佛教也已传入新疆,但信徒不多,影响不大。随着信仰藏传佛教的卫拉特蒙古人在明代的迁入,以及清代迁入新疆的锡伯、达斡尔等民族后来也接受了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新疆的势力和影响进一步扩大,成为仅次于伊斯兰教的第二大宗教。
道教的情况与佛教大体相同,由于内地官兵、商贾和百姓的到来,道教在新疆迅速复兴。清朝灭亡后,失去官方支持的道教再度衰落。
有史可考的第一位进入新疆的天主教传教士是葡萄牙人鄂本笃,他于1603年来到新疆莎车,并逗留了一年。天主教在新疆具有一定规模的传播,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到民国初年,天主教已传播到南北疆。当时,新疆的一些主要城镇,如乌鲁木齐、伊宁、霍城、喀什、莎车、英吉沙等,都建立了天主教堂。
基督教新教传入新疆稍晚于天主教。1892年,瑞典基督教新教传教会的传教士来到喀什,以此为中心进行传教活动。到1921年,在南疆地区已形成了喀什、叶城、疏勒、英吉沙4个传教中心。
18世纪后期,一些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人陆续迁入新疆,把东正教带到了新疆。最初到新疆的都是一些普通的东正教信徒,没有神职人员。近代以来,俄国传教士开始进入新疆,在俄罗斯人聚居的地方建立教堂。东正教没有在其他民族中开展传教活动,所以至今信仰东正教的仍然只有俄罗斯族。
总结新疆宗教演变的历史进程,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自从外来宗教传入新疆形成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以来,构成这一格局的宗教在不断发展演变,但不管其如何演变,都未能改变多种宗教并存这一基本格局。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主要宗教的地位会发生改变,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教独存”的情况,“一教为主、多教并存”始终是新疆宗教演变的基本格局。
(作者单位: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宗教研究中心)
稿源: 中国民族报
本文关键词: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与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8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18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