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英译中“家”的重现
本文关键词:东来西去的《红楼梦》宗教文化——杨译《红楼梦》宗教文化概念的认知翻译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外交学院》 2013年
《红楼梦》英译中“家”的重现
毛培茜
【摘要】:文化翻译是文化间文化译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对于文化概念的理解至关重要。因为译者对文化概念理解若存在偏差,将直接导致文化译介的失败。本文旨在以文化地理学中“家”概念为理论基础,以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杨宪益(与戴乃迭)译以及霍克斯(与闵福德)译《红楼梦》为语料,对《红楼梦》“家”概念在英文译本的重现进行研究。经研究发现,若要完整准确完成“家”文化内涵的传递,文化地理学视角必不可少。这是《红楼梦》及其英译研究的一次新尝试,也是跨学科翻译研究领域的新拓展。 本文根据文化地理学“家”的定义,对红楼梦中“家”概念进行整理分析,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有形的家,,性别化的家以及个性化的家。研究发现,家不仅仅是一个静止的容器,其中更包含了阶级、性别等文化及社会意义,同时家也是人物性格塑造的手段。而由于杨宪益与霍克斯两位译者“家”文化意识的缺失,在其译文中存在明显的文化缺失,以及误译现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允淑;异曲同工译曹诗——浅议《红楼梦》诗词英译中的文化过滤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俞森林;凌冰;;东来西去的《红楼梦》宗教文化——杨译《红楼梦》宗教文化概念的认知翻译策略[J];红楼梦学刊;2010年06期
3 杨丁弋;;从功能对等的视角剖析《红楼梦》四个译本中“汤”的汉英对译[J];红楼梦学刊;2010年06期
4 肖曼琼;;论隐喻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以《红楼梦》为例[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付善明;;《红楼梦》与古代婚姻制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梁书恒;;《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与翻译[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郑珺;;文化视角下红楼梦的委婉语翻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琦;;清代文言小说女性形象“陌生化”审美效果[J];蒲松龄研究;2007年03期
2 徐从辉;;网络文本逻辑与城市想象——以70后、8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为中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张雪峰;;《普宁》之三重人格结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刘颖;;女性与自然的本源同构: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原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张苹;;贴近女性 关注社会——浅析德国女作家尤莉亚·弗兰克的创作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6 顾晓莉;;两棵相对“枝疏叶稀”的大树——简谈於梨华早期两部长篇小说中的三个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7 吕曼曼;王胜利;;人性的独白——《蝇王》与《黑暗的心》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8 韦朝晖;;《钢琴教师》的女性主义批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9 王继敏;;论新诗语言的创造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艾娟;;《老无所依》的另一种解读——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析影片《老无所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申华;;积极构建下的消极颠覆——女性主义视角看刘易斯的《大街》[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敬华;周怡;;城乡文化传播的空间建构:身体媒介行为的发生机制——“反右”与“知青”题材文学文本的传播学解读[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3 江丹;;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艾米莉·迪金森与李清照的写意人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钟国胜;;在后殖民主义文化视角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钟国胜;;在后殖民主义文化视角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6 李建东;;镜像中的理论狂欢——现代文论话语的引进与误读[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7 周健自;;中国意识流的东方气派——略论《红楼梦》的心理描写[A];红楼纵横谈——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十二分会场暨贵州省《红楼梦》研究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欣然;;都市景观与消费怀旧——试析上海新天地“怀旧”的历史想象与文化认同[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3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小娟;探寻“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庄佩君;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文奇;乡村影像的传播与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玲玲;浙江省现代乡村植物景观营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黄羽红;《红色英勇勋章》的生态伦理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3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4 史学荣;小说中空间的叙事功能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云菁;空间寓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莉;《一位女士的画像》的空间叙事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冯秀林;《苍河白日梦》的叙事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覃健;地方叙事中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罗明;荒诞极处见真实[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王玥;宫崎骏动画电影叙事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志达;;《〈红楼梦〉与宗教》序[J];长江学术;2009年03期
2 庞金殿;;《金瓶梅》和《红楼梦》对封建官场政治的描写与批判[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刘瑄传;菜肴英译与中国饮食文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韩忠华;评《红楼梦》杨氏英译本[J];红楼梦学刊;1986年03期
5 黄立新;;明清婚姻自主的社会思潮与《红楼梦》(摘要)[J];红楼梦学刊;1988年04期
6 李根亮;;《红楼梦》中的宗教活动与清代社会[J];红楼梦学刊;2007年06期
7 陈伯霖;《红楼梦》对满族夜婚习俗的表现[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02期
8 侯燚;;菜谱翻译的文化内涵[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梁小民;;《红楼梦》中的转型经济学[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7年10期
10 鲁俊贤;荣国府兴衰的警示[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氏映凤(释坚莲);《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坤;;《红楼梦》死亡委婉语及其英译[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闫敏敏;二十年来的《红楼梦》英译研究[J];外语教学;2005年04期
3 朱耕;;从英译《红楼梦》看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J];时代文学(上);2010年06期
4 张倩;;从目的论角度对旅游资料中的英译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05期
5 夏荥;;王维诗歌英译研究述评[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6 黄雁鑫;;形似、神似:《高山流水》的英译研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王艳红;;《红楼梦》中称呼语英译研究:功能语言学的视角[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卜绍先;;《南诏德化碑》碑文英译研究(英文)[J];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张雯;朱华;;顺应论视角下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46期
10 王少娣;;对近年来媒体流行词的英译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振江;;西文版《红楼梦》:一个促进文化交流的成功的经验[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薛琛瑶;;巨资未必成巨作 翻拍未必能翻新——评新版《红楼梦》[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顾鸣塘;;论《红楼梦》中人物与回目之关系[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4 汪道伦;;《红楼梦》中的枢纽性人物——贾母[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5 吴雪梅;;让《红楼梦》青春永驻[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傅安辉;;《红楼梦》的现实意义——谈巨著给当代人的警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关纪新;;一梦红楼何处醒——假如启动满学视角读《红楼梦》又将怎样[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9 何大堪;;论《红楼梦》的人物系统[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10 刘宗棠;;领会“《红楼梦》的当代意义”的劄记[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青;[N];深圳商报;2010年
2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 李光斗;[N];中国服饰报;2010年
3 商报记者 李雪 刘妮丽;[N];北京商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佳;[N];中国经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侯丽;[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聂伟;[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蕾;[N];光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胡兆燕;[N];中国财经报;2010年
9 记者 陈汉辞;[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伍荷;[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莹辉;《老子》英译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李中强;新媒体背景下的汉语新闻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刘妍;文化与语言的跨界之旅:《庄子》英译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陈琳;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说书套语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车瑞;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D];山东大学;2010年
6 陶小红;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7 陈骁;清代《红楼梦》的图像世界[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8 计文君;《红楼梦》小说艺术现当代继承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9 吴松林;《红楼梦》的满族习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李虹;《红楼梦》诗词英译移情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颖虹;霍译《红楼梦》人名英译的审美缺失与补偿[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齐林涛;一分为三视域下的《金瓶梅》英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卢冬梅;郁达夫《故都的秋》英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进;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专有项的英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高昌;论《诗经》英译中的美学再现[D];吉林大学;2011年
6 靳乾;从操纵理论看王维诗歌英译[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陶陶;操纵性与译者主观能动性在《毛泽东选集》英译中的对抗[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8 李丹;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景点牌示的英译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董乾;《红楼梦》格律诗的四种英译之比较[D];燕山大学;2011年
10 谷艳丽;应用翻译功能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园林”介绍英译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东来西去的《红楼梦》宗教文化——杨译《红楼梦》宗教文化概念的认知翻译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1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2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