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道教之道与科学之道新论

发布时间:2018-09-02 07:52
【摘要】:道教之道,既是宗教之道,又是自然之道,也是科学之道。道教不但在天文历法、地理、化学、医学、数理及生物生命科学方面有许多具体而微的科学贡献,在自然探索的思维方法与思维模式上也孕育形成了富有道教特色的科学之道,主要有:"仰观俯察""观变察机"的观察思维、"参验"与"勤求试之"的实验思维、"博闻善择""由易及难"的认知思维、"精辩玄赜""析理入微"的逻辑思维等四个方面,这种科学之道乃是道教人士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体悟人与万物之理活动中积淀形成的道教科学思维方法,是道教在认识自然和探索人与自然关系过程中逐步孕育的,道教对天地自然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古代科学的发展,而且其精华也给现代人以许多启迪,可为现代人处理好自然、社会与人类的协调发展关系提供某种借鉴。
[Abstract]:Taoism is not only religious, but also natural and scientific. Taoism not only has many concrete and slight scientific contributions in astronomical calendar, geography, chemistry, medicine, mathematical science and biological life science, but also has formed the Taoist characteristic scientific way in the thinking method and mode of thinking of natural exploration. There are four main aspects: the observation thinking of "looking down" and "observing machine", the experimental thinking of "participating in experience" and "seeking test frequently", the cognitive thinking of "knowing well and choosing from easy to difficult", the logical thinking of "refined debate and metaphysics" and "analysis of reason into detail". This kind of scientific way of thinking is a Taoist scientific thinking method formed by Taoists who look up to astronomy, look down on geography, and understand the rational activities of man and all things. It is the gradual gestation of Taoism in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nature and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attitude and mode of thinking of Taoism towards the nature of heaven and earth are not only help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science, but also give many inspirations to modern people, which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modern people to deal with nature and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mankind.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道教与中国传统天文历法互动关系研究”(13AZJ00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越利;道教如何答好新世纪考卷[J];中国道教;2000年06期

2 詹石窗;论生活道教[J];中国道教;2000年06期

3 黄夏年;2000年我国道教研究综述[J];中国道教;2001年05期

4 陈筱微;对中越道教的几点认识[J];东南亚;2001年01期

5 韩松;传统宗教的现代转型——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综述[J];中国宗教;2002年06期

6 潘显一;道教审美文化的历史、特色及将来[J];宗教学研究;2002年03期

7 李大华;多元、一元之间——对文明冲突论与文明对话论的道教回应[J];开放时代;2002年02期

8 潘富恩;评孔令宏的《宋明道教思想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01期

9 陈天林;笃志于学 开拓创新——评孔令宏的《宋明道教思想研究》[J];管子学刊;2003年03期

10 陈霞;《道教与生态》评介[J];宗教学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显一;;二十一世纪道教审美文化展望[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王光德;;重视生命为人祈福是道教的自我[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樊光春;;道教思想在西北生态建设中的实践意义[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大华;;多元、一元之间——对文明冲突论与文明对话论的道教回应[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苏荣购;;论道德教神仙和道教斋醮的关系[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王宜峨;;“与时俱进”和“相适应”[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盖建民;;神仙之道与科学之道:道教科学思维方法初论[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陈静;;道教的女仙——兼论人仙和神仙的不同[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李申;;道教的本质[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10 葛景春;;壶中别有日月天——李白与道教[A];李白学刊(第二辑)[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教授 郑志明;高屋建瓴独具匠心[N];光明日报;2010年

2 刘仲宇;道教的文化定位与文化担当[N];中国民族报;2014年

3 道文;道教向海外的传播[N];中国民族报;2003年

4 白晓欲 夏和生;道教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05年

5 袁志鸿;和谐:道教思想的应有之义[N];中国民族报;2005年

6 通讯员 刘仁贵;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第三次研讨会在湘召开[N];湖南日报;2004年

7 吴泉万;道教在古夜郎的历史渊源[N];学习时报;2005年

8 史蓉邋张凯;道教的环保思想及其意义[N];中国民族报;2007年

9 记者 黄欢 孙聪;道教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在昌举行[N];南昌日报;2008年

10 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刘固盛;大器晚成 锐意创新[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钊;道教内炼学与中国器乐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白才儒;汉魏晋南北朝道教生态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杨玉辉;道教人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4 连遥;道教生命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珉;明清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申喜萍;南宋金元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D];四川大学;2003年

7 刘育霞;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D];山东大学;2012年

8 张坤;汉晋道教财富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毛丽娅;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鲍新山;北宋士大夫与道家道教[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璐;隋唐道教性情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刘林;王屋山道境广场文化背景与建筑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耀月;“拜上帝教”与“天道教”之比较[D];延边大学;2015年

4 郭兴;道教旅游文化翻译策略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5 赵梦;郭璞思想综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6 台天娇;宋元明首饰文化中的道教观念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杨辰鸿;唐代道教人物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8 马果;道教“符{摗蓖枷褚帐醯氖泳跫壑笛芯坑氪葱率导鵞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9 王立君;阳明后学与道家道教思想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10 王雪凝(Wang Silong);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D];西藏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218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218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8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