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的无神论,其宗教观揭示了宗教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揭示了宗教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为当代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奠定了科学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受国际和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代中国信仰宗教的人数在某种程度上有扩大趋势,大学生信教不断升温,宗教极端思想和暴力极端主义有所蔓延,如果任其发展,不利于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推行,不利于宗教间和谐共处,也将损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大局。因而,当代中国亟待加强无神论的科学传播,加强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这关系到我们党能否一直坚持和牢牢掌握主流意识形态,关系到社会民众是否能够坚守科学真理和主流价值观。鉴于此,本文着眼于“当代中国无神论的科学化传播”这一主题进行阐述,具有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相关概念、明晰相关理论。本部分阐述了无神论、传播与宣传、传播模式等概念,认为无神论是指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来认识和对待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观念体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体现为反一神论、反鬼神论、人定论三个层面。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观、列宁斯大林的宗教观、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观。第二部分,阐述了当代中国无神论的传播背景、传播价值和传播目标。为什么要传播科学无神论?这是研究科学无神论传播的逻辑前提。本部分主要从传播背景、传播价值和传播目标三个方面阐述这一逻辑前提,使后续研究更为合理。其中,无神论的传播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有助于巩固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第二,有助于完善民主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生活;第三,有助于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无神论的传播目标主要体现在,第一,提高人们去伪存真的鉴别能力;第二,培养人们科学理性的生活方式;第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第三部分,论述了当代中国无神论的传播困境。本部分认为,传播主体聚集化、传播内容脸谱化、传播渠道单一化、传播对象模糊化、传播效果有限化,是无神论在传播实践中存在的主要困境,第四部分,阐述无神论的科学传播路径。本部分认为,针对以上传播困境,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对无神论进行科学传播,以提升其传播效果。第一,联合社会公众,开放传播主体;第二,引进先进观念,更新传播内容;第三,运用新兴媒体,丰富传播渠道;第四,分析受众心理,识别传播对象;第四,建立合理机制,提升传播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心铭;;无神论和宗教研究中的十个关系问题[J];科学与无神论;2015年03期
2 曾传辉;;邓小平的宗教观[J];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04期
3 何虎生;;论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教育的主要内容[J];科学与无神论;2013年03期
4 毛胜;;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三种形态[J];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01期
5 朱晓明;;关于宗教的“两重性”[J];科学与无神论;2013年01期
6 朱维群;;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J];求是;2011年24期
7 席大民;;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党的宗教政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09期
8 侯亮;;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宗教观[J];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01期
9 江传月;;论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异质性[J];科学与无神论;2009年03期
10 单纯;;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无神论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柳克方;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演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2 秦秋;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当代反思[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建平;红旗下的十字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昕;论宗教信仰自由同科学无神论教育的统一性[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2 孙晔;从实体泛神论到实践无神论[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媛媛;越、老、朝、古四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业才;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中国化的历程[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
2723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723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