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六祖坛经》“顿”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5 21:23
   佛教是关于人的“主体性哲学”,慧能的禅学思想关怀人的生命,注重人类自身与心灵的张力,试图引导人们挣脱烦扰丛生的世俗生活,超越生命的有限性,获得精神上的自在解脱,回归自我的本来面目,实现自在圆融的生命状态。基于此,慧能提出了具有独创意味的“顿”法思想,强调体证心悟,以当下现实之心契合清净空寂的自性。顿悟是禅宗的重要法门,也是慧能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故而本文以《六祖坛经》的“顿”法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深入挖掘“顿”法思想的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从“顿”法的思想渊源、理论前提及可行性三方面进行论述,以清晰地呈现“顿”法形成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语境。“顿”法融摄了印度佛教思想的内核和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既具有深远的禅学史渊源,又吸收了儒道思想,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禅学新气象。世人皆具佛性,慧能进一步将佛性归于自性,自性是万法产生的本根,强调自我顿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故而自性是“顿”法的理论前提。慧能建立了真如空性的自性本体论,同时强调“不立文字”的传教方式,强调以心传心和般若智慧的观照,不拘于文字,以心契入真如自性是“顿”法的关键。“顿”意在契合无上菩提,需依定慧修行,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随心解缚,以自由无滞之心觉知自性,此为明心见性之要义。第二部分深入到“顿”法的内核,重点探讨“顿”法的内涵、特征及其实现途径三方面内容。“顿”法内在地蕴含了“顿”和“悟”两个维度,强调了觉悟的迅疾状态。“顿”与“渐”相对应,由此引发了佛教内部的顿渐分野,故而重点分析了“顿”“渐”之别;“顿”法强调觉,“学”也具有内心觉解的意味,二者具有相通之处。“顿”法强调当下即悟,单刀直入,以念念不住之心寻求解脱,一悟即至佛地,决定了“顿悟”具有瞬时性、现实性和直达性的特征。“顿”法的日常修行为世人提供了简便的修行法门,颠覆了早期的坐禅观心的修行方式,强调自心即佛、自性自度,突出了禅法圆融无碍的特性,推动了“顿”法的平民化进程。第三部分围绕“顿”法与中国传统的生命美学精神进行论述。中国古典哲学关怀人生,从人出发探寻生命的本源,“顿”法亦追求心灵的超越和精神的和谐,将心性的觉解作为生命的解脱之道,为佛教带来了新气象,进而影响了世人的思维方式,为文学艺术和后世美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儒道思想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B946.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价值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顿”法的思想渊源、理论前提及其可行性
    第一节 “顿”法的思想渊源
        一、禅学史渊源
        二、中土思想渊源
    第二节 “顿”法的理论前提
        一、心性论思想
        二、“不立文字”的语言观
    第三节 “顿”法的可行性
        一、定慧一体
        二、“无念、无相、无住”
第二章 “顿”法的内涵、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第一节 “顿”法的内涵
        一、何为“顿”法
        二、“顿”与“渐”
        三、“顿”与“学”
    第二节 “顿”法的特征
        一、瞬时性
        二、直达性
        三、现实性
    第三节 “顿”法修持方式的革新
        一、早期佛教的修持方式
        二、“顿”法的修持
余论 “顿”法与中国的生命美学观
    一、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精神
    二、“顿”法与生命的自我超越
    三、“顿”法对后世美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亮;赵翠华;毕国忠;;美国的《六祖坛经》研究概述[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2 ;微评地带[J];河北教育(德育版);2017年04期

3 常亮;赵翠华;;《六祖坛经》英译本的总结与归纳[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6年01期

4 李天保;;永恒的禅宗学术经典——《六祖坛经》评介[J];求索;2010年12期

5 周武;;国际佛学会议综述[J];法音;1989年05期

6 李存周;;从《六祖坛经》看禅与文字禅[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7 张泽宁;《六祖坛经》中助动词得、须、可、敢、能的使用法[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多语种《六祖坛经》出版:中国佛教经典首次规模化走出国门[J];中国宗教;2016年02期

9 宋伟华;;语料库驱动的《六祖坛经》三译本比较[J];韶关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柳田圣山;俊忠;;《六祖坛经诸本集成》说明[J];法音;198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鑫鑫;《六祖坛经》“顿”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张舒翼;敦煌本《六祖坛经》连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吕佩;《六祖坛经》双音节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余玥;关于敦博本《六祖坛经》惠能生平部分经文的传奇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张红立;《六祖坛经》版本及得法偈辨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55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855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6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