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试论佛教对南朝旅游的促进作用

发布时间:2017-04-09 10:11

  本文关键词:试论佛教对南朝旅游的促进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中国,佛教自东汉初传入中国以后,在南朝的发展达到了第一个高峰。宗教与旅游总是有着不解之缘,与佛教相关的活动促进着南朝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 随着佛教信众的大规模增加,阶层基础广泛,上到皇室,下到平民,均有涵盖。统治者、名士、中外僧侣、平民四种旅游主体所进行的各种不同的佛事活动中,虽然参与人数和活动范畴有异,但都引发了一股股的旅游浪潮。寺庙作为当时佛事活动最为民众接受的旅游客体,不仅数量繁多,而且遍布市井街巷。寺庙旁边幽静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独具特色的人文艺术气息,反过来也每时每刻的吸引着人们前来观赏与游玩。在南朝,门阀政治下的士人总是拥有着面积可观的私家园林,加上此处的风景又往往山明水秀。出于对佛教的虔诚与膜拜,他们纷纷选择划宅为寺,成为当时南朝的一大特色之举。 此外,佛教的兴盛还对作为旅游中介三要素的交通、住宿、饮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积极影响。南朝外来的高僧数量繁多,除了沿着北方丝绸之路而来的僧人,还有一部分乘坐船舶,漂洋过海而来,从而促进了东南海上对外交通的发展。对史料进行整理发现,当时的僧人进出南朝的港口除广州之外,还新增了青州与梁安,这极大地丰富了当时单一的海上航线。寺庙为了方便络绎不绝的往来游客,本着普济世人的慈悲心态,逐渐发展起寺庙旅舍业。在梁武帝的“三月六斋”的国策下,寺庙僧人开始全面吃素,使得素食这一独特的饮食体系得以最终确立和发展起来。
【关键词】:佛教 南朝旅游 旅游主体 旅游客体 旅游中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48;K239.1;F592.9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5
  • 第一节 既往研究回顾7-10
  • 第二节 南朝佛教发展的现状10-12
  • 第三节 在佛教影响下的南朝旅游12-15
  • 第二章 佛教对南朝旅游者的影响15-34
  • 第一节 以皇帝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引发的佛事旅游15-17
  • 第二节 在佛教影响下南朝名士携僧侣盛行山水游17-21
  • 第三节 中外僧侣为弘扬佛法进行的长途旅游21-29
  • 一、从北朝南进的高僧的旅行行为21-25
  • 二、由东南亚南来的高僧的旅行行为25-29
  • 第四节 平民因佛教活动而发生的短途旅游行为29-34
  • 一、浴佛节30-31
  • 二、听经31-32
  • 三、无遮大会32-34
  • 第三章 佛教对旅游客体的影响34-41
  • 第一节 佛教影响下的南朝寺庙文化——以都城建康为例34-38
  • 一、数量众多,遍布都城35-37
  • 二、环境幽美,特色鲜明37-38
  • 第二节 私家园林纷纷被舍为寺38-41
  • 第四章 佛教对旅游中介的影响41-49
  • 第一节 佛教促进了东南海上对外交通的发展与繁荣41-43
  • 第二节 佛寺开设旅舍,接待往来的游客43-45
  • 第三节 寺庙素食——独特的饮食体系得到发展45-49
  • 第五章 结语49-51
  • 主要参考文献51-55
  • 一、古代历史文献51-52
  • 二、今人著作52-53
  • 三、论文53-55
  • 致谢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满仁;;论沈约的佛教思想及其创作[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2 费泳;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传播格局的转变[J];敦煌研究;2004年02期

3 姚培锋;齐陈骏;;东晋南朝时期西来高僧与浙东佛教——读慧皎《高僧传》[J];敦煌研究;2009年02期

4 魏向东,张承宗;魏晋南北朝旅游风俗初探[J];江海学刊;2001年02期

5 卢海鸣;六朝建康佛寺新探[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6 严耀中;陈朝崇佛与般若三论的复兴[J];历史研究;1994年04期

7 聂德宁;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的佛教文化交流[J];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02期

8 张群;;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休闲活动分析[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杨耀坤;刘宋初期的皇权政治与佛教[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10 严耀中;佛教道德观念对中国社会的作用[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试论佛教对南朝旅游的促进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95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5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