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1 21:54
  本文以中国佛教界人士在近代所创办的慈善事业为研究对象。随着中国进入近代社会,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社会出现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经过近两千年的消化和融合,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封建统治者有意压抑的宗教政策下,中国佛教进入明清以来,已渐趋衰落。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中国佛教更是面临着灭教的生死关头。在中国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努力下,近代中国佛教有了一定程度的复苏。目前,对近代中国佛教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著名人物、伦理思想及佛教文化近代化转型等方面。而对其开办的慈善事业,学术界并无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研究成果问世。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弥补这一薄弱环节。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基本理论导向,运用历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所占用的史料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分析,从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开展的背景、佛教慈善思想、近代中国佛教慈善组织、近代中国佛教界著名的慈善人物等方面对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在近代百年的发展过程以及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考察,给予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客观、公正的评价。近代中国佛教界...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兴起的背景
    第一节 近代中国政府对社会控制的削弱
    第二节 民间力量的兴起
    第三节 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
第二章 近代中国佛教慈善思想的发展和继承
    第一节 近代中国佛教慈善思想的继承性
    第二节 近代中国佛教慈善思想的发展性
第三章 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兴起的原因和内容
    第一节 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兴起的原因
    第二节 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内容
第四章 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代表人物
    第一节 名流居士
    第二节 大德高僧
第五章 近代中国佛教慈善团体
    第一节 近代中国佛教慈善团体的组建与分类
    第二节 近代中国佛教慈善团体的活动
    第三节 近代中国佛教慈善团体的特点
第六章 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特点
结语 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第一节 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经验
    第二节 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教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国时期上海佛教团体慈善公益事业与现代寺院慈善活动的比较研究[J]. 夏金华.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9(05)
[2]熊希龄与“熊朱义助儿童幸福基金社”[J]. 刘力川.  唐山学院学报. 2009(05)
[3]熊希龄的教育思想和实践[J]. 谭萍,龚微.  船山学刊. 2009(03)
[4]论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熊希龄与湖南的慈善救济[J]. 周秋光,向常水.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5]作为民间慈善组织的近代居士佛教——以民国上海佛教居士林为例[J]. 唐忠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6]近代中国佛教兴学之缘起[J]. 左松涛.  法音. 2008(02)
[7]佛教慈善思想的内涵[J]. 郑碧强.  中国宗教. 2007(06)
[8]近代中国佛教教育[J]. 黄夏年.  法音. 2007(04)
[9]佛教民间慈善活动的特点与影响——上海“耀华路念佛小组”慈善活动纪实[J]. 刘元春.  世界宗教研究. 2006(04)
[10]圆瑛法师与泉州开元慈儿院[J]. 王荣国.  宗教学研究. 2005(01)



本文编号:30580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0580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4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