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中“平等思想”之研究
本文关键词:《法华经》中“平等思想”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法华经》是大乘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经中强调三乘圆融,平等归于一佛乘,即说明一切众生皆得成佛的平等思想。因此,以前被呵斥“焦芽败种,成佛无有希望”的二乘,到法华会上都得平等授记。经中以舍利佛为始,佛为无数的声闻弟子都给予授记,将来成佛。 《法华经》以统一性、平等性,来显现本经宽容的精神,即保证人人皆能成佛的人间平等思想,并诠释佛陀教诲缘起中道,否定四性阶级之真意。本经认为,在佛面前众生平等,佛与众生之间,如车轮的旋转,恶人只要转心为善,同样可以成佛。如企图多次谋害佛的提婆达多,在本经中也得授记作佛。 可见,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是大乘佛教的究极目标。原始佛教一般认为女人不能成梵天王、国王等,也不能成佛,但《法华经》提出女子可以成佛。由此可知,《法华经》的调和精神,宽容态度,在佛教思想史上的不朽价值。总之,佛的一生教化众生,平等说法、平等爱护与平等救济的行为,在本经中充分的体现。笔者着眼于本经的宽容思想来展现《法华经》的平等思想。
【关键词】:《法华经》 平等思想 一佛乘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948
【目录】:
- 内容提要2-3
- Abstract3-5
- 中文文摘5-9
- 前言9-13
- 第1章 《法华经》简介13-25
- 1.1 《法华经》之译介及流通14-19
- 1.1.1 《法华经》传译情况14-15
- 1.1.2 《法华经》的三种汉译本15-18
- 1.1.3 《法华经》的现在通行版本18-19
- 1.2 《法华经》的经题与科判19-25
- 1.2.1 释经题19-22
- 1.2.2 《法华经》的科判22-25
- 第2章 《法华经》的“平等思想”25-55
- 2.1 平等思想的来源25-28
- 2.2 佛性平等28-33
- 2.2.1 佛性在《法华经》中的含义28-30
- 2.2.2 一阐提亦能成佛30-33
- 2.3 平等授记33-45
- 2.3.1 授记的概念33-34
- 2.3.2 授二乘之记34-37
- 2.3.3 授提婆达多之记37-40
- 2.3.4 授女性之记40-45
- 2.3.4.1 龙女成佛的典范40-43
- 2.3.4.2 比丘尼众被授记43-45
- 2.4 常不轻菩萨平等授记45-47
- 2.5 平等说法47-49
- 2.6 慈悲平等49-51
- 2.7 其它经典中的“平等思想”51-55
- 第3章 《法华经》平等思想的影响55-68
- 3.1 《法华经》的平等思想对天台宗的影响55-63
- 3.2 《法华经》的平等思想对后代佛教的影响63-68
- 结语68-70
- 参考文献70-72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72-73
- 后记73-74
- 个人简历74-75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振兴;;平等思想是黄巢最早提出的吗[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2 张畅;;穆罕默德平等思想探析[J];太原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3 王锐;;章太炎之法家观二题[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张树俊;;论王襞的圣愚同体及其平等思想[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魏义霞;;庄子与谭嗣同的平等思想——论谭嗣同及近代哲学中的庄学渊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高全孝;;惠特曼诗歌中的男女平等思想[J];晋阳学刊;2009年02期
7 袁翔珠;;论清代雍正帝的民族法治思想[J];求索;2010年10期
8 任冠文;李贽建立在平等思想上的私欲动力说[J];学术论坛;2000年04期
9 梁靖;唐甄的平等思想及其特色[J];道德与文明;2001年05期
10 王怡心;平等的求索——儒家与自由主义平等思想比较[J];理论学刊;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日菅野博史;;《法华经》的兼容主义与宗教间的对话[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吴相洲;;论平等传统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郭英德;;论《水浒传》的思想意义[A];水浒争鸣(第四辑)[C];1985年
4 阎广芬;;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历程看当今的女子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5 姜虹;;近代上海文化产业化发展原因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6 崔梅;;孟子伦理思想与卢梭伦理思想的相同点[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7 邵龙宝;;中西方公民社会与文化传统之比较——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8 何明江;;孙中山的改革开放思想与内蒙古的繁荣发展进步[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莉;;从陈嘉庚兴学理念析工科教育特征[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钧;许广权;张俊华;;农民工犯罪原因分析及对策[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勤勇 王春焕(作者单位:西藏大学);邓小平民族平等思想的内涵[N];西藏日报;2007年
2 地委党校 吕金海;中央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彰显邓小平民族平等思想实质[N];林芝报;2007年
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卢周来;“上帝约束财神”[N];中国经营报;2008年
4 张小梅;布景师的权力[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5 张文彪 (作者系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佛教环境思想与西方当代的环境哲学[N];中国民族报;2007年
6 陈友义;试论海外潮人的文化传播对近代潮汕文化嬗变的历史作用[N];汕头日报;2005年
7 张奎良;平等:以人为本的基石[N];光明日报;2004年
8 本报评论员;坚决剔除根深蒂固的特权思想观念[N];人民公安报;2007年
9 翁礼华;财税政策与佛教中国化(下)[N];中国财经报;2007年
10 李纪才;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思想[N];学习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河;列宁平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士军;自由与平等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欧顺军;伦理视域下的佛教平等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邵颖涛;冥界与唐代叙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秦丙坤;法华宗与隋唐文学[D];四川大学;2006年
7 薛锋;沈家本人权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艳;唐代佛教史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曹瑞锋;《云门匡真禅师广录》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琳;《妙法莲华经》的空间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郑涛;佛教平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石新艳;谭嗣同平等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郝爽;平等之路[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张辉;毛泽东晚年平等思想评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郁文涵;章太炎平等观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江欢;西方视野下的正义与平等[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温丽萍;伦理学视野下的平等[D];东南大学;2005年
9 王晓宁;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平等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王泳杰;革命·法律·秩序[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法华经》中“平等思想”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5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0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