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通古斯语族动物神话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18:14
本文关键词:满—通古斯语族动物神话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满-通古斯语族动物神话是记录北方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北方各少数民族在生产狩猎中创造和传承的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东北女神文明研究的深入,人们口耳相传的动物神话也融入了女神崇拜色彩,因此通过分析、比较满-通古斯语族动物神话的异同,可以窥探出在原始的万物有灵观念影响下满-通古斯语族人们的图腾崇拜和女神崇拜信仰。本文以鸟、熊、鹿、虎这四种动物神话为主要研究对象,将神话与萨满祭祀仪式、萨满神歌和史前动物艺术造型相结合,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探讨动物神话所传达的先民“母神崇拜”心理。本文首置绪论,正文共分三章:绪论部分首先对“通古斯”一词的由来以及神话传承的自然、心理特质进行解释,确定了以满-通古斯语族动物神话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国内外学者对动物神话和女神文明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分析,说明满-通古斯语族动物神话的研究意义在于追溯原始思维中女神形象和生殖崇拜信仰。第一章介绍满-通古斯语族原始宗教演进和神话传承,在万物有灵观的影响下神话呈现出对动物图腾的崇拜和种族繁衍的渴望。本章的重点在第二节,结合东北女神考古造型解读和动物神话的文本梳理,总结出蕴含于神话中的动物原型是生命延续的象征符号。第二、三两章的内容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其中第二章在广泛搜集满-通古斯语族动物神话的基础上,对其归类、分析、研究,具体分为:起源神话、报恩神话和人兽异婚神话。先民通过对动物繁殖、反哺行为的巫术模仿,潜意识中建立起人与动物间的血缘关系,由对动物的崇拜传达出生命孕育、种族延续的集体无意识。第三章重在阐释满-通古斯语族动物神话的原型内涵,从传统的图腾文化、考古图像、民间习俗等方面对动物图腾崇拜现象加以解释,得出满-通古斯语族的动物神话带有游猎民族特有的山林文化气息,蕴含着原始先民“天人合一”的神灵观和种族繁衍的女神崇拜信仰。
【关键词】:满-通古斯语族 动物神话 万物有灵 女神崇拜 生命延续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9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6
- 一、研究对象11
- 二、满-通古斯语族动物神话研究现状11-14
- (一)西方学者对动物神话的研究12
- (二)国内学者对满-通古斯语族动物神话的研究12-14
- 三、研究价值14-16
- 第一章 满-通古斯语族动物神话的文化语境16-25
- 第一节 满-通古斯语族原始宗教演进与神话传承16-19
- 一、满-通古斯语族萨满教信仰16-18
- 二、满-通古斯语族的动物神话18
- 三、动物神话的特征18-19
- 第二节 女神文明背景下的动物神话母题分析19-25
- 一、神鸟母题20-21
- 二、神熊母题21-22
- 三、驯鹿母题22-23
- 四、老虎母题23-25
- 第二章 满-通古斯语族动物神话类型解读25-40
- 第一节 起源神话25-31
- 一、神鹰创世神话25-28
- 二、神鹿创世神话28
- 三、神虎创生的部落起源神话28-29
- 四、母熊创生的族源神话29-31
- 第二节 报恩神话31-35
- 一、鸟类报恩神话32
- 二、义虎报恩神话32-34
- 三、神鹿报恩34-35
- 四、义熊报恩35
- 第三节 异类婚神话35-40
- 一、人鸟异婚神话36-37
- 二、人熊异婚神话37-38
- 三、人虎异婚神话38
- 四、人鹿异婚神话38-40
- 第三章 满-通古斯语族动物神话原型研究40-54
- 第一节 创世繁衍的鸟女神40-44
- 一、萨满神话中鹰的原型象征41
- 二、鸟的母体符号41-42
- 三、神鸟与女神42-44
- 第二节 再生复活的熊女神44-47
- 一、熊神话的原型象征44-45
- 二、熊的复活符号45-46
- 三、满-通古斯语族中熊女神46-47
- 第三节 通神延续的鹿女神47-50
- 一、萨满神话中鹿的原型象征48
- 二、鹿的母体符号48-49
- 三、鹿女神崇拜49-50
- 第四节 创生繁衍的虎女神50-54
- 一、萨满神话中虎的原型象征51
- 二、虎的母体符号51-52
- 三、神虎与女神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58-59
- 后记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强;;何s
本文编号:314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14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