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匡真禅师广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11:00
本文关键词:《云门匡真禅师广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以下简称《云门广录》)为中国禅宗云门宗创始者云门文偃(864~949)的语录。《云门广录》流布的过程就是版本不断流变的过程,故第一章论述《云门广录》编录刻印诸问题。云门语录的最早形态,据《丛林校订清规总要》等所载,是一种纸衣录的形态,其记录者,据《禅林僧宝传》《林间录》《碧岩录》等所载,是云门的侍者香林、明教;现存最早的《云门广录》版本(1267年),在每一卷首有“门人明识大师赐紫守坚集”的书志特征。故第一节论述云门语录早期形态纸衣录及编录者香林、明教、守坚诸问题。云门语录在纸衣录的基础上,历代有不同的增补与刊刻,故第二节论述云门语录的历代著录和现存版本。禅师语录入藏是保存文献最好的途径之一,故第三节进而说明《云门广录》现存版本被收入各种藏经的情况。 《云门广录》中关于云门禅师的五篇文献,是研究云门禅师生平的重要资料,也是《云门广录》的重要组成部分,故第二章以此五篇文献为主结合《实性碑》《碑铭》等其他文献,说明云门禅师之生平经历。第一节据《云门行录》《遗表》,概要说明云门生平。第二节论述志澄、睦州、雪峰与云门之师承关系。第三节据《游方遗录》,说明云门十七年参访诸问题。第四节据《请疏》《遗诫》,说明云门禅师说法之起止时间。第五节据《实性碑》《碑铭》,说明云门与南汉政权诸问题。 《云门广录》是记录云门言教与禅法的主要文本载体,欲得云门之真精神真境界,不能不读其语录,故第三章以最易见的日本大正藏第47册所收《云门广录》三卷本来分析其内容构成,分对机、室中语要、垂示代语、勘辨、偈颂五部分论述。第一节首先说明对机的一般含义,再以《云门广录》中第一至十七则对机为例说明云门禅师首次开堂说法的整个过程。第二节首先说明室中语要的一般含义,再举例说明《云门广录》中室中语要举古拈古的形式。第三节首先说明垂示代语的一般含义,再举例说明《云门广录》中代语与别语的形式。第四节首先说明勘辨的一般含义,其次分析云门勘辨的对象、内容及形式,最后将云门之勘辨与天台宗锁试法勘辨做了比较。第五节首先说明偈颂的一般含义,其次分析《祖堂集》《云门广录》中所收云门之偈颂,最后对《全唐诗续拾》误收云门偈颂情况做了说明。 云门之宗风,后人总结为云门三句、云门顾鉴咦,这可看作是《云门广录》精神的集中体现,故第四章以云门三句、云门顾鉴咦论述云门禅法。第一节首先说明云门三句之得名、来源,其次分析云门三句与五家宗旨、棒喝、临济三玄、天台宗之《法华经》体宗用、唯识宗三自性的通融性。第二节首先说明云门顾鉴咦之得名、师承渊源,其次分析云门顾鉴咦与云门一字禅、云门三句之关系。 云门宗在宋代之后,法系不振,但《云门广录》还是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于后世,故第五章论述《云门广录》对后代之影响。《云门广录》中的公案为后代禅师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阐释,故第一节论述后代对公案诠释形成的拈古、颂古、评唱等诠释文体和系统,并梳理相应的拈古集、颂古集、评唱集中的云门公案。《云门广录》于后世之最重要影响,还是后世阅云门录而不断有习禅者开悟,故第二节对此类情况作了梳理。
【关键词】: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云门禅师 纸衣录 云门三句 云门顾鉴咦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48
【目录】:
- 内容摘要6-8
- ABSTRACT8-15
- 引言15-28
- 一、《<云门匡真禅师广录>研究》之选题意义15-17
- 二、《云门广录》之研究成果综述17-28
- 第一章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之编录刻印28-73
- 第一节 《云门广录》编录28-38
- 一、最早记载形态——纸衣录28-30
- 二、记录者——香林澄远与明教师宽30-33
- 三、整理者——明识大师守坚33-36
- 四、香林、明教后人的贡献36-38
- 第二节 《云门广录》版本38-63
- 一、早期主要刻本38-50
- 二、现存主要版本50-61
- 三、版本系统61-63
- 第三节 云门语录的记载63-73
- 一、大藏经中的云门语录63-69
- 二、艺文志与各类书目中的云门语录记载69-73
- 第二章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之作者73-125
- 第一节 云门生平概述——《云门行录》《遗表》73-77
- 一、雷岳《云门行录》所记载的云门生平73-75
- 二、云门《遗表》中的云门自述75-77
- 三、《云门行录》《遗表》被收入《云门广录》之时间77
- 第二节 云门之师承——志澄、睦州、雪峰77-105
- 一、云门与志澄——律学基础及其他78-85
- 二、云门与睦州——开悟及其他85-94
- 三、云门与雪峰——印可及其他94-99
- 四、《云门广录》对睦州与雪峰之记载99-105
- 第三节 云门之参访——《游方遗录》105-112
- 一、《游方遗录》所示云门参访路线105-107
- 二、《游方遗录》所示云门参访问题107-111
- 三、《游方遗录》被收入《云门广录》之时间111-112
- 第四节 云门之传法——《请疏》与《遗诫》112-118
- 一、《请疏》与云门禅师灵树禅院传法之始112-115
- 二、《遗诫》与云门禅师光泰禅院传法之终115-118
- 第五节 云门与南汉——《实性碑》《碑铭》118-125
- 一、《实性碑》《碑铭》所记云门与南汉关系118-121
- 二、《实性碑》《碑铭》立碑时间与立碑原因121-125
- 第三章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之概要125-166
- 第一节 对机126-132
- 一、对机的含义126-128
- 二、《云门广录》对机举例128-132
- 第二节 室中语要132-138
- 一、室中语要的含义132-133
- 二、《云门广录》室中语要的形式及对后世公案禅的影响133-138
- 第三节 垂示代语138-143
- 一、垂示代语的含义138-140
- 二、《云门广录》垂示代语举例140-143
- 第四节 勘辨143-157
- 一、勘辨的含义143-145
- 二、《云门广录》的勘辨145-155
- 三、天台宗锁试法勘辨155-157
- 第五节 偈颂157-166
- 一、偈颂的含义157
- 二、云门禅师的偈颂157-164
- 三、《全唐诗续拾》误收的云门禅师偈颂164-166
- 第四章《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之禅法166-208
- 第一节 云门三句166-193
- 一、云门三句之得名166-170
- 二、云门三句之渊源170-177
- 三、云门三句与五家宗旨177-179
- 四、云门三句与棒喝179-182
- 五、云门三句与临济宗182-185
- 六、云门三句与天台宗的《法华经》体宗用185-187
- 七、云门三句与唯识宗三自性187-189
- 八、云门三句与《云门广录》之公案189-190
- 九、当代学者对云门三句的阐释190-193
- 第二节 云门顾鉴咦193-208
- 一、云门顾鉴咦之得名193-197
- 二、顾鉴咦之师承渊源197-201
- 三、云门顾鉴咦、云门一字禅与截断众流201-204
- 四、云门顾鉴咦与云门三句204-205
- 五、顾鉴咦的历代偈颂205-208
- 第五章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之余响208-273
- 第一节 历代对《云门广录》之诠释208-265
- 一、公案之诠释性文体——拈古、颂古、评唱208-217
- 二、四大颂古与四大评唱中的云门公案217-223
- 三、《碧岩录》与《雪窦颂古直注》对《雪窦颂古》所及云门公案之著语223-229
- 四、《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三十二~三十四所及云门公案229-237
- 五、《指月录》卷二十所及云门公案之拈颂237-246
- 六、《教外别传》卷十二所及有拈颂之云门公案246-248
- 七、《宗鉴法林》卷四十八~五十所及云门公案248-258
- 八、《宗门拈古汇集》卷三十五~三十六所及云门公案258-263
- 九、日本大德寺派密参录之《云门录百则》263-265
- 第二节 历代参学《云门广录》开悟者265-273
- 一、大慧宗杲265-266
- 二、真净克文266-267
- 三、盛勤禅师267-268
- 四、云居悟禅师268
- 五、荐福承古268-269
- 六、言法华269
- 七、日僧宗峰妙超269-270
- 八、东园居士270-271
- 九、真慈禅师271
- 十、性空臻禅师271-272
- 十一、大晓实彻禅师272-273
- 结语273-277
- 附录1《云门匡真禅师广录》未录之云门语录辑佚277-281
- 附录2 云门匡真禅师年谱281-319
- 附录3《云门广录》所及僧人名录一览319-323
- 附录4 云门三句诸家拈颂323-334
- 附录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334-335
- 参考文献335-343
- 后记343-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万毅;;云门文偃的禅学思想[J];现代哲学;2007年01期
2 温金玉;云门文偃禅法述评[J];中华文化论坛;1995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云门匡真禅师广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6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