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感应缘”涉梦故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13:05
本文关键词:《法苑珠林》“感应缘”涉梦故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主要以《法苑珠林》感应缘涉梦故事为研究对象,探讨《法苑珠林》感应缘涉梦故事的特质。 绪论主要讨论了《法苑珠林》研究史。 本文首先论述了《法苑珠林》的成书和版本及流传问题,还有相关体例的问题。介绍了“感应缘”在《法苑珠林》中的地位,说明“眠梦篇”的价值,提出眠梦篇与感应缘中的涉梦故事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主要对《法苑珠林》感应缘涉梦故事进行分类。具体分析了感梦人的身份来源和特点,根据涉梦故事中入梦的事物或者内容进行了详尽的分类:主要分为鬼魂入梦、神人入梦以及不明身份的“有人”入梦。将所提及的涉梦故事联系宗教学中宗教经验的理论进行了相关分析。本章为本文论述重点。 本文讨论了《法苑珠林》感应缘涉梦故事所反映的当时佛教在中国的一系列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宗教功能。 本文重在说明《法苑珠林》感应缘涉梦故事所反映出的佛教中国化方面的问题。首先说明了印度的梦文化传统。也将《法苑珠林》感应缘涉梦故事搁置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分析了涉梦故事所体现的印中佛教在报应观、伦理学方面的融合,涉梦故事体现了当时中国佛菩萨信仰情况,反映了《金刚经》、《观音经》、《法华经》在华的流行情况。 《法苑珠林》感应缘涉梦故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研究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文献。
【关键词】:法苑珠林 感应缘 涉梦故事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0
- 第一章 《法苑珠林》、“眠梦篇”、“感应缘”、梦故事10-18
- 第一节 《法苑珠林》编纂背景10-12
- 第二节 《法苑珠林》与“感应缘”12-13
- 第三节 “眠梦篇”与涉梦故事13-18
- 第二章 《法苑珠林》涉梦故事类型18-32
- 第一节 感梦人18-19
- 第二节 梦的类型19-28
- 第三节 梦是获得宗教经验的方式28-32
- 第三章 涉梦故事与佛教的社会功能32-38
- 第一节 政治功能32-34
- 第二节 道德净化功能34
- 第三节 文化功能34-38
- 第四章 涉梦故事与佛教中国化38-50
- 第一节 印中传统梦文化38-40
- 第二节 《法苑珠林》涉梦故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40-44
- 第三节 《法苑珠林》涉梦故事与中国佛教修行44-45
- 第四节 《法苑珠林》涉梦故事与中国佛菩萨信仰45-46
- 第五节 《法苑珠林》涉梦故事与主要经典的流行46-50
-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6
- 附录56-76
- 致谢76-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孝容;略论佛教女性观及其与社会历史的共相嬗变[J];求索;2003年06期
2 燕良轼;;中国古代的主要释梦方式[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法苑珠林》“感应缘”涉梦故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40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