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论阴阳五行之起源

发布时间:2017-05-04 09:01

  本文关键词:论阴阳五行之起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阴阳五行的起源,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本文回顾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梳理了先秦史籍中有关阴阳五行的文献记载,着重探讨了阴阳五行产生的背景,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社会阶层。本文的主要论点是:春秋时期着眼天人之际的天道观念构成了阴阳五行兴起的社会思想背景;史官成为阴阳五行观念最早的实践者;史官的天文、历法、星历等王官之学构成了阴阳家的知识背景。 一、阴阳五行观念兴起的背景。本文首先考察了先秦特别是西周春秋时期天道观念的发展,认为在春秋时期流行的天道观念,着眼天人之际,从天象变化、自然灾异中推测人事的吉凶,已经具备了阴阳五行宇宙观的实质,阴阳五行的概念也在这一风气中逐渐丰富发展。 二、史官是阴阳五行早期的实践者。从西周到春秋时期,众多史官在其解释天道的实践当中,自觉运用着新兴的阴阳、五行概念,丰富着阴阳五行的内涵,对阴阳五行观念的发展成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周太史伯阳父当是史籍所载最早运用阴阳观念与金木水火土五行关系解释自然的人物。老子《道德经》集中阐述二元对立的辩证观念,第一次将“阴阳”概念提升为一对哲学范畴。史墨作为春秋时期诸侯太史的代表人物,运用阴阳、五行观念参与政事、占卜决疑。 三、史官的王官之学是阴阳五行家的知识背景。先秦时期知晓天道、主导天道观念发展的是史官,在“绝地天通”以后的文明社会之中,史官担负着沟通天人之际,解释宇宙解构、自然运行规律的责任,他们所拥有专门的官学知识,构成了后来阴阳五行理论的知识背景。以驺衍为例,其学说有“五德终始”与“阴阳主运”,前者以符应之说为背景,后者实质是一种历术,二者皆与史官之学有直接的渊源。驺衍的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传统的回归,也正因其建立在史官之学的牢固基础之上,所以才风行于世,引来众多的信仰与奉行者。
【关键词】:阴阳五行 阴阳家 史官 天道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992.1;B21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6-23
  • 1.1 阴阳五行源起研究的价值与意义6-8
  • 1.2 近一个世纪以来阴阳五行源起研究综述8-19
  • 1.3 本文的出发点以及要解决的问题19-23
  • 第二章 阴阳五行的内涵23-32
  • 2.1 阴阳五行学说的大体框架23-28
  • 2.2 阴阳五行宇宙观的基本内容与特点28-32
  • 第三章 论春秋时期天道观为阴阳五行兴起的社会思想背景32-38
  • 3.1 春秋时期天道观与阴阳五行的关系32-34
  • 3.2 史官主知天道34-38
  • 第四章 论史官为阴阳五行早期的实践者38-44
  • 4.1 西周时期:周太史伯阳父38
  • 4.2 春秋时期:周史官老子38-39
  • 4.3 晋太史墨39-44
  • 第五章 论史官的官学知识为阴阳家的知识背景44-51
  • 5.1 再论“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44-46
  • 5.2 论阴阳家驺衍的理论皆以史官的官守知识为背景46-51
  • 第六章 结语51-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辞56-57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5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邢玉瑞;;中医理论发生学研究述评(五)[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吉全;《黄帝内经》五行学说源流及应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史修竹;五味调和的审美功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谢祝宇;基于植物场理念的居住区中心绿地景观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瑜;两汉风水信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夏金波;《尔雅·释地》及其注文之文化阐释[D];湖北大学;2012年

5 王双双;汉墓出土禽兽纹带镜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阴阳五行之起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44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e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