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论》唯识思想初探
本文关键词:《摄大乘论》唯识思想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相传弥勒开创古印度瑜伽行学派,编纂《瑜伽师地论》,初步构建起唯识学之框架。弥勒的思想后被无著、世亲所承且又有所发展,并终经陈那、护法等人的努力建立起完整的唯识学思想、理论体系。唯识思想最早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经过几百年的研习,至唐朝玄奘大师创建唯识宗之时,唯识思想在中国兴极一时。 《摄大乘论》是大乘唯识学的根本经典之一,其作者无著是早期唯识学的代表人物。无著早年曾痴迷小乘,后经圣者点拨弃小乘而入大乘,《摄大乘论》即为无著的代表作之一。此论作为《阿毗达磨大乘经》的译注,不仅总摄大乘佛法的“十种殊胜”,而且还从境、行、果三个方面涵盖了唯识学的全部思想。《摄大乘论》可谓是唯识学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部著作,它不仅续承了弥勒《瑜伽师地论》中相关的唯识学思想,而且还在诸多方面有所创新,这为后世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摄大乘论》秉承唯识学经典结构严谨、思辨清晰、逻辑证明有力的特点。在其中对阿赖耶识、三自性、唯识无境以及唯识行、唯识果等诸多唯识学问题都做了详实的说明,所以此论也历来为修学唯识的必读经论。但另一方面,此论的文字晦涩、义理繁杂,使人极难了悟其中奥妙,这也让诸多初学唯识之人望而却步。由鉴于此,笔者试图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并结合古今之研究成果,对《摄大乘论》从总体上进行梳理,对其中所涉及的唯识学理论思想进行分类概括,并对其中的一些唯识义理问题进行讨论评述,深入浅出,将《摄大乘论》提纲挈领式的展现出来。除此之外,笔者在明确唯识学诸理论的前提之下,在论文最后还尝试论证唯识思想在当今提高个人素质修养、建立理想人格方面的可能性和积极作用。由此将佛教理论从过去一味的宗教信仰层面提升到与现实相结合的层面,争取找到宗教信仰与现世社会的契合点,从而能够还原佛教的本来面目,改变人们长时期以来对佛教的偏激看法,进而发挥佛教的现世作用。
【关键词】:摄大乘论 唯识思想 思想道德 理想人格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12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8-9
- 二、《摄大乘论》的研究状况9-10
- 三、论文的结构内容10-12
- 第一章 《摄大乘论》在中国的传承和《摄大乘论》的相关内容12-26
- 第一节 《摄大乘论》在中国的传承12-18
- 一、真谛的生平及其在华的活动经历12-14
- 二、摄论学派的建立14-16
- 三、摄论学派的发展16-18
- 第二节 《摄大乘论》相关内容介绍18-26
- 一、《摄大乘论》的基本内容18-24
- 二、《摄大乘论》的历史地位24-26
- 第二章 八识小议26-50
- 第一节 八识概说26-29
- 第二节 末那解析29-34
- 一、释名29-30
- 二、末那识存在的证明30-32
- 三、烦恼的根源32-34
- 第三节 阿赖耶识略述34-45
- 一、释名34-35
- 二、阿赖耶识存在的证明35-39
- 三、种子与熏习39-41
- 四、阿赖耶识的相41-43
- 五、《摄大乘论》中其它与阿赖耶识相关的内容43-45
- 小结—《摄大乘论》“心识说”之特点45-50
- 第三章 唯识大义50-71
- 第一节 小论三自性50-58
- 一、释名50-52
- 二、三自性的安立52-56
- 小结—《摄大乘论》“三自性说”之特点56-58
- 第二节 小释"唯识无境"58-71
- 一、外境"似有实无"59-61
- 二、外境"唯识所现"61-63
- 三、《摄大乘论》中对"唯识无境"的证明63-70
- 四、"唯识"但非"独识"70-71
- 第四章 悟入唯识性71-81
- 第一节 总说唯识行—入所知相分71-74
- 第二节 六波罗密多—彼入因果分74-76
- 第三节 修行十地—彼修差别分76-78
- 第四节 戒、定、慧三学—增上戒学分、增上定学分、增上慧学分78-81
- 第五章 证得唯识果81-86
- 小结—《摄大乘论》转依学说之特点83-86
- 结束语86-91
- 参考文献91-94
- 附录94-95
- 后记95-9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倩;;论神怪小说对传统伦理秩序的维护[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王东亮;;《萤窗异草》中的佛教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3 吴政家;;魏晋六朝思乡诗的共时性诱因和精神价值[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毛豪明;;“伦理”与“道德”辨正[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王忠伟;王书汉;张琦;;夏商周时期管理思想的产生[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贾毅平;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及其当代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7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刘辉;;先秦儒家哲学中“德”的基本内涵阐释[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9 王远志;刘连兴;;“阴阳”哲学视角下的小波分析理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王顺达;论商周神权政治的嬗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平源;;儒家德性论源起考——以先秦“德”义变迁为考察对象[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2 张定贵;;仪式视野下的族群——从村际地戏仪式观屯堡人族群的稳定性[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3 邵颖涛;冥界与唐代叙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5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华;《洪范》与先秦思想[D];吉林大学;2011年
7 豆海锋;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赵华;清末十年小说与伦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白静;焦z阉枷胙芯縖D];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晶洋;论宗教学视域下希腊公民团体的演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吉;契嵩孝亲观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冷兰兰;儒家之“勇”的伦理意蕴[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史修竹;五味调和的审美功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杨盼盼;早期儒家政治哲学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兴爱;《诗经·邶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丹婷;儒家元圣周公德治管理思想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应丛丛;博古纹与陶瓷装饰融合的民俗文化涵义[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9 王思惠;先秦儒家知人思想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崔娟;晚明士人的文化适应和信仰抉择[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摄大乘论》唯识思想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0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0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