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与经世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02:00

  本文关键词: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与经世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主要以佛学为视角来研究林则徐的经世致用思想与经世实践活动,首先探讨了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的形成背景,然后从历史学角度对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的形成过程进行大致的梳理,再者着重论述了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的主要内涵、特征以及他的观音大士信仰,最后阐释了经世佛学思想影响下的经世实践活动。本文所做的理论尝试,是把林则徐倡言变革的治国思想和具体措施架构在佛教义理的理性信仰之上,进行历史学的实证分析,以审慎的态度客观地看待佛法浸润下林则徐经世致用思想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清朝嘉道以降,国势衰微,屡遭丧乱,经济萎靡,百姓困苦。晚清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无不疾首扼腕,纷纷鼓吹改革。然而,根深蒂固的旧思想对此语焉不详,西方新思想尚未系统引入,肩负振兴重任的士子学人纷纷转向佛学,希冀从佛学中寻觅解决之道,作为他们经世致用、济世度人的理论武器。以“虎门销烟”的壮举载入史册的林则徐,也是一位虔诚的佛门弟子。他和晚清士大夫一样形成了“度人先度己”、“救全世界之众生”的救世主义价值取向,在儒佛互融互补的基础上,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推进经世致用事业的开展。在抗击西方侵略的斗争中,他更是赋予了朴素民本理念以崭新的时代特征,使其在实践中淬炼出的经世佛学思想日臻成熟。因此,博大精深的佛理禅机不仅在他心中生根发芽,而且始终贯穿其仕宦生涯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处理吏事时的为民请命,还是兴利除弊中的革故鼎新,都可见佛法慈悲普度、万法迁流的影子。林则徐这种以佛理补益社会之政的做法,在现实实践中最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经世佛学思想,并且成为晚清士大夫追求的时髦理论。
【关键词】:林则徐 经世佛学 儒佛互融互补 观音大士信仰 经世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94;K25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12
  • 一、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价值和意义6-8
  • 二、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8-10
  • 三、本选题的创新点及其不足之处10-12
  • 第一章 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的形成背景12-19
  • 第一节 国势衰微: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形成的社会环境12-13
  • 第二节 以佛观世: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形成的学术背景13-14
  • 第三节 潜移默化: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形成的人文情怀14-19
  • 第二章 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的形成历程19-31
  • 第一节 萌芽期:父母的言传身教(14岁之前)19-22
  • 第二节 积累期:师友的学术互动(11—20岁)22-24
  • 第三节 开拓期:乡贤的悉心栽培(20—26岁)24-26
  • 第四节 成熟期:任职京官时的历练(27—36岁)26-31
  • 第三章 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的主旨特色31-48
  • 第一节 经世佛学思想的深刻内涵31-41
  • 第二节 经世佛学思想的三大特征41-46
  • 第三节 经世佛学思想中的观音大士信仰46-48
  • 第四章 经世佛学思想影响下的经世实践活动48-62
  • 第一节 经世致用——经世人物的思想启迪48-50
  • 第二节 慈悲普度——一般吏事中的经世实践50-58
  • 第三节 民心可用——反侵略斗争中的经世实践58-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67
  • 致谢67-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69-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良玉;;晚清今文经学与经世学风[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2 韩琴;;慈悲为怀 救苦救难——林则徐的观音信仰[J];闽江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张一呜;林则徐与佛教[J];法音;1995年05期

4 吴乾兑 ,陈匡时;林译《澳门月报》及其它[J];近代史研究;1980年03期

5 赖永海;近现代“人生佛教”与儒家的“人本”哲学[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6 许维勤;;鳌峰书院的学术传统及其对林则徐的滋养[J];清史研究;2007年03期

7 屈小强;林则徐与中国近代币制改革[J];四川金融;1996年02期

8 缪方明;;天台宗人间佛教思想探析[J];五台山研究;2011年03期

9 陈胜

本文编号:353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3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0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