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从图文关系看“公”原型与神话思维

发布时间:2017-05-10 10:20

  本文关键词:从图文关系看“公”原型与神话思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从文字学、图像学、神话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多个角度对“公”字展开立体式的跨学科考察,我们发现“公”字是一个蕴含丰富的生殖崇拜信息的汉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含着一个影响深广的“公”原型。 从文字学角度来看“公”字是一个表示“男女生殖器相交”的构形。“公”字中“八”表示女阴,“厶”表示男根。古代实物图像中的“山云组合”与“公”字具有同构关系,以《高唐赋》为代表的文学作品中的“山云”、“云雨”是性隐喻的符号。“公”原型是一个遍布世界范围的生殖崇拜文化现象,产生于远古的生殖崇拜。在中国的文明进程中“公”原型逐渐被遮蔽与升华,出现了“公”原型的审美化、社会化与哲学化的现象。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来看,“公原型”体现了汉字思维、图像思维、神话思维与文化人类学的互通性。 汉字中有“公容相通”的语言现象。从图像学的角度来看,中外实物图像中“人面纹”里均有丰富的生殖崇拜信息。在中外文化中存在着一个“鼻口组合”,其中鼻是男根的隐喻、口是女阴的隐喻。将刑天、女娲神话与实物图像结合起来考察,可以看到中外文化中广泛存在的人头与身体互喻的神话思维。汉字“容”中包含着一个“公原型”的部件,从文字学、图像学、.神话学与文化人类学等多个角度来考察,有助于我们理解“公容相通”背后的文化根源。
【关键词】:“公”原型 文字学 神话学 图像学 文化人类学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3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绪言8-18
  • 一、本论文选题的意义与目的8-9
  • 二、方法论的借鉴:叶舒宪先生的“四重证据法”9-12
  • 三、本文对“四重证据法”的变通式运用12-15
  • 四、本文与比较文学的联系15-18
  • 第一章 论"公"原型与神话思维18-63
  • 第一节 释"公"18-26
  • 一、对"公"字常见的几种解释18-21
  • 二、"公"字中的生殖崇拜信息21-26
  • 第二节 追溯图像与神话中的"公"原型26-40
  • 一、古代实物图像中的"公"纹与"山云组合"纹26-29
  • 二、"公"字与"山云组合"纹之间的内在关联29-38
  • 三、"山云组合"所体现的中国阴阳符号系统的编码规则38-40
  • 第三节、远古的生殖崇拜——"公"原型产生的文化人类学背景40-43
  • 一、红山玉器中的生殖崇拜40-42
  • 二、现代不丹境内的生殖崇拜42-43
  • 第四节 论"公"原型的审美化、社会化与哲学化43-55
  • 一、公原型的审美化与哲学化44-53
  • 二、公原型的社会化与哲学化53-55
  • 第五节 从"公原型"看汉字思维、图像思维、神话思维与文化人类学的互通性55-63
  • 一、从"公"原型看汉字思维、图像思维、神话思维的互通性55-59
  • 二、"公"字的形体演变与性别书写权的转移59-63
  • 第二章 "公容相通"背后的神话原型63-114
  • 第一节 文字学中的"公容相通"63-64
  • 第二节 "容"纹图案中的生殖崇拜信息64-68
  • 第三节 "口阴互喻"的神话68-77
  • 一、"阴生齿"神话69-70
  • 二、"兔唇——女阴"神话与汉字70-73
  • 三、对一个"感生神话"的破译73-77
  • 第四节 古典文献中的"鼻口组合"77-80
  • 第五节 追溯刑天、女娲神话的图像原型80-105
  • 一、红山文化玉器与刑天、女娲神话80-93
  • 二、仰韶文化中的刑天、女娲图像雏形93-101
  • 三、良渚文化"人兽面徽"——刑天、女娲造型的变形与发展101-105
  • 第六节 谈"公容相通"背后的神话原型105-114
  • 一、"容"字取像于人面纹图像105-107
  • 二、"公容相通"的图像学分析107-110
  • 三、"公容相通"的文字学辨析110-112
  • 四、谈"公容相通"112-114
  • 结语114-124
  • 参考文献124-127
  • 附录127-128
  • 后记128-130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向峰;;魔幻浪漫主义的游走叙事——《西游记》的艺术表现新论[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2 朱存明;;汉画像研究的图像学方法[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保平;刘尊志;;汉画吉祥图像的图像学解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何家坤;刘立飞;陈远钦;陈燕红;邓越峰;;骨巨细胞瘤临床病理与图像学常见误诊原因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陈江风;;汉画玉璧图像的文化象征[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黄景贤;;中医学思维方式初探[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唐祖敏;;论屈原的死亡意识[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金华;王德文;唐晓敏;郑引焕;彭瑞云;王水明;高亚兵;王晓民;刘杰;胡文华;;高场强电磁脉冲对Jurkat细胞IFN-γ和IL-4蛋白表达的定量分析[A];第六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李翎;;从鬼子母图像的流变看佛教的东传——以龟兹地区为中心[A];龟兹学研究(第三辑)[C];2008年

10 陈江风;;汉画玉璧图像中的文化学阐释[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爱民;现代图像学引论[N];中国摄影报;2005年

2 少一;袁进华:演绎当代山水人文[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教授、美术批评家 段炼;批评的热病[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孙江萍;属于这个时代的图像[N];华夏时报;2002年

5 李露露;应该加强图像学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6年

6 周文彰 丁洁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周文彰);对思想的不断探求[N];光明日报;2010年

7 陈汉泽;《图像证史》他人的记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王琳 许萌;一砖一典传承文明[N];中国贸易报;2006年

9 郑立君;场景与图像[N];美术报;2007年

10 彭黎明;学者型作家的杰作[N];文艺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世飞;从图文关系看“公”原型与神话思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史国平;文学与图像的碰撞[D];安徽大学;2011年

3 于丹丹;“原始—神话思维”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辛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图像中的女性婚礼服饰研究(1435-1609)[D];东华大学;2012年

5 王e

本文编号:354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4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a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