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女神信仰与社区生活

发布时间:2017-05-10 16:17

  本文关键词:女神信仰与社区生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南塘三殿太均娘娘是一位在浙北乃至整个太湖流域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女神,主要扮演着守护妇幼、送子的角色。实际上太均娘娘由大太均、二太均、三太均三位神灵组成,尽管民间统称为太均娘娘,但对三太均尤为信奉,尤为偏爱。 本文选取太均的出生地石淙作为切入点,采用田野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直接体验等一般民俗学、人类学学科较常用的方法。从太均信仰的历史沿革、“九月十六”的盛会、太均信仰与人生礼仪三个部分来分析太均信仰。 笔者从“陆家祠——广陵侯庙——协顺庙——太均堂(太均庙)”这一庙宇名称的改变来阐述太均信仰演变的轨迹。其中主要有两个转变:从地位上看,由依附父亲陆圭而成神到太均成为人们祭祀的主角;从功能上看,由起水护岸到祈子护童。而在民间流传着的《南堂太均宝忏》中人们试图重新解释太均成神的缘由:“太均本是非凡女”。九月十六的庙会上,卫生系统、电力系统、治安队等各行各业的人都致力于庙会的安全、有序进行,男女老少甚至从江苏、上海等地远道而来庆贺三太均的诞辰,或上香献蚕花,或举行扎臂香等游行活动、或有做戏等文艺演出,热闹非凡。但曾因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发生而导致扎臂香活动的停演,可见其仪式已经悄然地走出民间,参与国家活动或者附属于国家活动。太均信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见。在当地,从一个孩子的出生到长大成人,则有一系列的仪式围绕着太均信仰。偷鞋祈子、祈乳、三朝、满月、周岁、十六岁“罗汉酒”等,人们或祈祷太均娘娘的保佑,或感谢太均。 宋朝的积贫积弱及文治,导致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大批英雄死后都被列入神灵体系,受一份人们供奉,护佑一方百姓,并且大量不同类型的神灵都得到官府的认可、赐封,陆圭及太均就是在那个时代诞生。大致在南宋期间从对陆圭的祭祀及附带性地对太均祭祀,一直到今天,人们对神灵崇拜的天平已经由陆圭倾斜为太均,这也正是民间信仰中人与神灵微妙关系的写照,“敬神如神在,不敬如土块”,人们更多地是出于自身利益的需求去选择神灵,而不是一种持久的稳定关系。 道教以阴阳五行说为依据,“重阴阳,等男女”,是为数不多的尊重女性的教派之一,道家的这些特性深得女性喜爱,在历史的进程中,同时也不断地吸纳了如太均等一系列女性神灵。我们从史料的记载中明确得出太均是由人而成神,但在传说中民众将太均与吕洞宾联系起来,进而将太均纳入早已深得人心的道教体系,使得她的成神趋于合法化。笔者将这种现象理解为借用道教的名义来服务自身、服务社区的一种拓展的道教文化,而不是真正的道教。
【关键词】:太均 民间信仰 女神 人生仪礼 社区信仰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3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一、绪论9-17
  • (一) 研究缘起9-10
  • (二) 石淙记忆10-11
  • (三) 学术史研究11-15
  • 1. 女性神灵研究的梳理11-14
  • 2. 太均信仰研究的梳理14-15
  • (四) 太均信仰中需要解释的几个问题15
  • 1. 称谓15
  • 2. 书写15
  • (五) 研究方法15-17
  • 二、太均信仰的历史沿革17-35
  • (一) 由"祠"到"庙",由依附到主导17-23
  • 1. 陆家祠18-19
  • 2. 广陵侯庙19-20
  • 3. 协顺庙20-21
  • 4. 太均堂(殿)21-23
  • 5. 太均庙23
  • (二) "太均本是非凡女"——合法地位的取得23-27
  • (三) 活在民众记忆中的太均信仰——"火烧太均堂"27-29
  • (四) 现今的太均庙29-32
  • (五) 太均信仰演变分析及道教民间化32-35
  • 三、"九月十六"的盛会35-47
  • (一) 庙会的运作管理——"各行各业的大合奏"35-38
  • (二) 庙会的主要内容38-45
  • 1. 自由进香、献蚕花38-40
  • 2. 游行活动40-45
  • (三) 庙会中的女性、女性文化45-47
  • 四、信仰在民俗中的延伸:太均信仰与人生礼仪47-59
  • (一) 诞生礼47-50
  • 1. 祈子仪式——偷鞋祈子47-48
  • 2. 庆贺生子48-50
  • (二) 成年礼仪50-59
  • 1. 十六岁"罗汉酒"50-53
  • 2. 对"罗汉酒"仪式的分析53-59
  • 五、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4-65
  • 致谢65-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刘玉霞;;浅谈观音信仰的世俗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邢莉;碧霞元君──道教的女神[J];中国道教;1998年03期

4 许玉平;大理白族妇女宗教信仰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徐海燕;;从紫姑信仰的民俗流变看女性地位的历史性失落[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05期

6 段宝林;;庙会的民俗本质——论生活美与庙会[J];民间文学论坛;1994年03期

7 于鹏杰;;地方精英与族群认同——一个村庄族群记忆的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8 谢新华;李长征;;民间信仰活动中妇女参与行为初探——以湘西A村为例[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李霞;民间信仰的社会凝聚机制:性别角度的初步探讨[J];天府新论;2005年05期

10 薛晓蓉;庙会的产生及其嬗变轨迹[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敏辉;从村镇寺庙看浙江民间信仰的现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女神信仰与社区生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5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9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