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中学生的民间信仰:结构与测量

发布时间:2017-05-12 15:16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的民间信仰:结构与测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民间信仰是与西方的“精神性”含义相似但却深具本土化特征的一个概念。以中学生的民间信仰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学角度对民间信仰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并以此为依据编制中学生民间信仰量表,不仅有助于拓宽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从课程与教学论角度加强中学生的无神论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心理学视角对民间信仰做了新的界定并提出了有关的结构模型构想;采用质性访谈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编制了《中学生民间信仰量表》(Folk Belief Scale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简称FBSMSS);使用《中学生民间信仰量表》,探讨了江西、浙江两省984名有效中学生被试的民间信仰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主要结果如下: (1)从心理学角度考察,民间信仰综合概括了制度性宗教以外信仰宗教者的独特人格属性以及普通民众所具有的与宗教世俗化有关的独特人格属性。神灵信仰、神秘体验、价值追求和开放式参与是民间信仰的一般心理与行为要素。其中,神灵信仰指个体深信在现实生活和与想象相关联的不可知世界中存在神灵(“民间信仰”中的认知因素);神秘体验指个体感受到的巨大威力源于一种或多种神秘力量,并能感受到与此力量的某种交流(“民间信仰”中的情感因素);价值追求指传统宗教里的人类美德成为个体的终极目标及道德标准(“民间信仰”中的人格动力因素);开放式参与指个体在参与宗教活动时是自由开放的,不愿受传统宗教束缚(“民间信仰”中的意志行为因素)。 (2)《中学生民间信仰量表》包括25个题项,神秘体验分量表4个题项,神灵信仰分量表4个题项,价值追求分量表4个题项,开放式参与分量表3个题项;为了提高量表的可靠性,该量表还包括测谎分量表(5个题项)和若干插入题(5个题项)。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修订后模型主要拟合指标达到所要求的拟合优度,x~2/df为2.10、CFI为0.94、NNFI为0.94、NFI为0.90、RMSEA为0.050、SRMR为0.067,结果显示构想效度与预期相符。《中学生民间信仰量表》与《大学生精神性量表》的相关系数0.563,效标效度高。整个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0.857,七周后的重测相关系数0.715。将测谎分量表中T分数高于平均数2个标准差确定为剔除的标准,以保证量表施测的可信度。 (3)本研究制定的是小范围常模。平均分是50、标准差为10的T分数,把平均数以上1个标准差(即T分数大于60)定义为民间信仰高分者,平均数以下1个标准差(即T分数小于40)定义为民间信仰低分者。高低分组典型特征也有着必要的解释。 (4)《中学生民间信仰量表》的实测结果显示,中学生被试的民间信仰得分呈中等偏下水平,各个维度所表现出来的高低顺序依次为:开放式参与>神灵信仰>价值追求>神秘体验。中学生的民间信仰在性别、年级、生源(城乡)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宗教信仰背景上差异不显著:性别、年级和是否独生子女三个变量之间在总体民间信仰以及神秘体验和价值追求维度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在总体民间信仰以及神灵信仰和价值追求维度上性别和年级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在预测民间信仰时,佛教、道教、天主教、性别(女)和年级(高一)进入回归方程,其中,年级(高一)变量的预测力略为明显。 (5)本研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在于:将《中学生民间信仰量表》应用于学校心理咨询实践,有助于拓展中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的范围;按照中学生民间信仰的特点进行耐心疏导,有助于引导中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科学与无神论思想渗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中学生沿着崇尚科学、摒弃迷信的道路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学生 民间信仰 神灵信仰 神秘体验 价值追求 开放式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93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部分 问题提出9-23
  • 1 文献综述9-19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19-20
  • 3 总体研究设计20-23
  • 第二部分 中学生民间信仰量表的编制23-41
  • 2 中学生民间信仰半开放式访谈24-25
  • 3 中学生民间信仰量表的项目编选与评估25-26
  • 4 预测与条目形成26-31
  • 5 中学生民间信仰量表的信效度检验31-35
  • 6 常模研究35-40
  • 7 小结40-41
  • 第三部分 中学生民间信仰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41-49
  • 1 研究目的41
  • 2 研究假设41
  • 3 研究方法41-42
  • 4 研究结果42-48
  • 5 小结48-49
  • 第四部分 总体讨论49-59
  • 1 关于民间信仰的内涵与结构要素49
  • 2 关于《中学生民间信仰量表》的编制49-50
  • 3 关于在一定范围内建立的常模50-51
  • 4 中学生民间信仰的现状及影响因素51-55
  • 5 民间信仰研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55-57
  • 6 研究的创新之处57
  • 7 研究局限及展望57-59
  • 第五部分 主要结论59-61
  • 参考文献61-64
  • 附录A 访谈提纲64-66
  • 附录B 访谈摘要66-70
  • 附录C 《中学生民间信仰量表》项目举例70-72
  • 附录D 《大学生精神性量表》项目举例72-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3-74
  • 致谢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玲玲;泉州民间信仰的多元化和功利性[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06期

2 东泽民;;直东交界一带民间信仰与义和团运动[J];邢台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王志清;;“东北亚民族民间信仰高级研讨会”召开[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6期

4 李国梅;卿希泰;;论道教对台湾民间信仰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张晓松;;试论民间信仰的现实性——以漳州地区为个案[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杨海明;;清至民国泽州县大阳镇的民间信仰[J];沧桑;2008年01期

7 贾艳红;;略论汉代民间信仰对社会习俗的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何敦培;;湖南民间信仰及其与地方社会的关系[J];民族论坛;2008年10期

9 沈刚;;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的秦时民间信仰活动探微[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杜娟;;浅析信仰在民间木刻版画创作发展中的影响[J];科技风;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丰;;连城四堡的宗族社会与民间信仰[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2 连心豪;;闽南民间信仰是维系海外“三胞”的精神纽带桥梁[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3 周建新;周t ;;从客家民间信仰看粤闽赣山区开发和客家族群的发展[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石奕龙;;闽台民间信仰的道德力量[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5 连心豪;;闽台民间信仰及其旅游[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6 麻健敏;;试论福建畲族民间信仰的特征及其文化内涵[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7 范丽珠;;中国民间信仰对全球化时代文明共生的价值[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8 刘玮琳;;廊桥信仰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寿宁廊桥为研究对象[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何振良;;试析晋江民间信仰的人文特征[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巍巍;;闽台民间信仰中神圣性的构建——以保生大帝信仰为例[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振伟;福建民间信仰:以“神缘”促“人缘”[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张祝平;我国民间信仰的当下状态与趋向[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曾传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的民间信仰是不是宗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华东师范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李向平;从“民间信仰”到“社会信仰”[N];中国民族报;2011年

5 赵匡为;正确对待现阶段的民间信仰[N];中国民族报;2004年

6 金泽;民间信仰的性质及特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谭亚男 曹赛娟;积极探索民间信仰管理思路[N];湘声报;2008年

8 朱亚圣;市区柳府王爷庙被正式列为民间信仰场所[N];闽南日报;2010年

9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张祝平;我国民间信仰的生态内质及现代意蕴[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忻州市旅游局;民间信仰新天地——五爷庙[N];忻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秋香;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秦汉民间信仰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王新民;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安静;布朗族民间信仰的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6 韩瑜;唐代小说与唐代民间信仰[D];浙江大学;2009年

7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艺晴;中学生的民间信仰:结构与测量[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姣美;明清以来的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D];湘潭大学;2010年

3 申梦博;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D];吉林大学;2011年

4 曹珊珊;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D];山东大学;2010年

5 谭光月;清代重庆民间信仰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周安安;重建祖先与神灵[D];中山大学;2010年

7 杨会萍;明清时期河西地区的道教与民间信仰[D];兰州大学;2011年

8 台文泽;信仰、仪式与象征[D];兰州大学;2011年

9 徐博;清代、民国山西清源狐突信仰调查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10 雷钊;璧山神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的民间信仰:结构与测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0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60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3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