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汉传佛教视角下的农业多功能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00:11

  本文关键词:汉传佛教视角下的农业多功能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在我国农业领域,一方面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涉农投入不断加大,另一方面耕地面积减少、弃耕撂荒严重、农药残留恶化等问题始终难以得到根本解决,从农业功能角度看,出现这种尴尬局面的根源在于农业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的内在冲突。而通过对农业多功能的发掘与利用,可以配合传统政策思路,增强传统政策的效果,并弥补其不足。 农业多功能的发展路径主要表现为,在传统的食物供给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基础上,逐渐衍化出较为高级的精神文化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等。通过对这些功能的综合利用,可以拓展农业的发展空间。汉传佛教在农业多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上积累了比较独特的经验。因此,本文在梳理汉传佛教有关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汉传佛教促进农业多功能化的可能性,并通过对我国两家著名寺院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出了寺院经济与“农禅并重”为我们在新时期推动农业多功能化提供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当前我国农业多功能化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合理利用农业的基本功能,包括食物供给功能和经济功能。自2009年以来,我国粮食自给率逐年下降,虽然仍在安全线以上,但下降的趋势警示我们,必须时刻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不论是城镇化的发展,还是现代农业的推进,都应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同时,农业的经济功能也非常重要,只有想办法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种粮的积极性。 第二,大力拓展农业的现代功能,包括旅游休闲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等。进入现代社会后,农业不再局限于为人们提供食物和经济收入,而逐渐衍生出一些新的功能。其中,旅游休闲功能不仅可以拓展农民的增收渠道,还能为久居大城市的人们提供一个天然的养生之所;而生态保护功能对于提高我们的生活环境和食品质量,乃至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都有极大的意义。因此,在合理利用农业基本功能的同时,也要大力拓展其现代功能,这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第三,积极开发农业的高级功能,如精神文化功能和慈善功能等。中华文化根植于农业社会,农业对于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佛教“农禅并重”的思想和佛教慈善的实践表明,农业还具有提升人们心灵境界、慈济天下的功能。在当今社会道德不尽人意的情况下,这些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积极开发其精神文化和慈善等高级功能,对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丰富农业多功能化的内涵,为农业赋予更多的人文色彩。
【关键词】:汉传佛教 农业多功能化 比较收益 寺院经济 “农禅并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29;B9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图表目录9-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16-17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7-19
  • 第二章 佛教中国化的历史梗概19-35
  • 2.1 两汉之际至西晋——佛教传入汉地20-23
  • 2.2 东晋十六国至南北朝——汉传佛教初步形成23-27
  • 2.3 隋、唐、五代十国——汉传佛教的全面兴盛时期27-30
  • 2.4 宋、元、明、清——汉传佛教继续发展30-33
  • 2.5 近代以来汉传佛教的发展33-35
  • 第三章 农业多功能化的发展路径35-49
  • 3.1 食物供给功能(政治功能)——农业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35-39
  • 3.2 经济功能——农业功能的初步拓展39-42
  • 3.3 旅游休闲功能——农业进入现代社会后的高级功能42-43
  • 3.4 生态保护功能43-45
  • 3.5 精神文化功能——农业发展的客观产物45-49
  • 第四章 汉传佛教促进农业多功能化的可能性49-63
  • 4.1 佛教与农业的相通之处49-53
  • 4.2 农业对汉传佛教形成的影响53-57
  • 4.3 佛教可以深化和拓展农业功能57-63
  • 第五章 寺院经济——汉传佛教视角下农业的食物供给和经济功能63-76
  • 5.1 寺院经济的兴起63-64
  • 5.2 寺院经济的发展与演化64-69
  • 5.3 寺院经济的当代实践——来自G寺的实地调研69-76
  • 第六章 “农禅并重”——汉传佛教视角下的农业精神文化功能76-86
  • 6.1 “农禅并重”兴起的背景76-77
  • 6.2 “农禅并重”的主要内涵与历史演化77-81
  • 6.3 L寺——现代“农禅并重”的代表81-86
  • 第七章 结论86-88
  • 参考文献88-92
  • 致谢92-93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程曦;董召荣;汤盛杰;;“农禅并重”传统下佛教农业发展途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2 程群;略述佛教慈悲观念在中国的开展[J];法音;1998年12期

3 戒圆;;中国僧徒劳动生产史初探[J];法音;1985年01期

4 林克智;;天台山国清寺僧人护林事迹[J];法音;1985年01期

5 詹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探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6 王文举;;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J];价格月刊;2010年10期

7 刘小平;;《百丈清规》与唐代佛教寺院经济变迁[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8 陈必昌;;唐宋寺院田产来源的变化与影响[J];民俗研究;2008年03期

9 丁声俊;;正确认识、评价和改进粮食“托市收购”政策[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年10期

10 何蓉;;佛教寺院经济及其影响初探[J];社会学研究;2007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汉传佛教视角下的农业多功能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66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7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