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羌姆”作为宗教仪式的社会角色和传播功能

发布时间:2017-05-15 01:10

  本文关键词:“羌姆”作为宗教仪式的社会角色和传播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格鲁派六大寺之一的扎什伦布寺,每年的夏季法会都会进行羌姆表演,该表演是藏传佛教密宗的一种修供仪轨,仪轨运用象征表演的表现形式来阐明宗教奥义,,主要传达除恶扬善、以“和”为美的道德理念,教化人们洗涤与净化内心世界,以驱除“贪嗔痴”,净化为“真善美”的和谐境界。本文讨论的是作为一项重要的宗教群体仪式,羌姆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它在宗教传播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仪式传播 羌姆 藏传佛教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06;B91
【目录】:
  • 上海交邋大学硬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5-8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10-20
  • 1.1 羌姆的起源和宗教背景简述10-17
  • 1.1.1 印度佛教的发展10-12
  • 1.1.2 佛教的传播12-13
  • 1.1.3 藏传佛教的起源13-16
  • 1.1.4 羌姆的起源16-17
  • 1.2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17-20
  • 1.2.1 羌姆的产生是密宗完成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重要过程17
  • 1.2.2 羌姆是藏传佛教密宗重要的群体宗教仪式17-18
  • 1.2.3 研究的意义18-20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20-24
  • 2.1 藏传佛教仪式“羌姆”的起源发展相关文献回顾20-21
  • 2.2 关于“羌姆”的田野调查21-22
  • 2.3 关于“羌姆”的艺术鉴赏22-23
  • 2.4 文献回顾综述23-24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24-25
  • 3.1 研究方法24
  • 3.1.1 个案研究方法24
  • 3.1.2 民族志方法(即田野调查)24
  • 3.2 研究内容24-25
  • 第四章 扎什伦布寺“西莫钦波”个案分析25-41
  • 4.1 扎什伦布寺和格鲁派大师宗喀巴25-28
  • 4.1.1 格鲁派大师宗喀巴25-27
  • 4.1.2 扎什伦布寺及其地位确立27-28
  • 4.2 扎什伦布寺的羌姆历史28-30
  • 4.3 扎什伦布寺的羌姆场次内容和涵义30-37
  • 4.3.1 羌姆演出前的准备工作30-31
  • 4.3.2 羌姆演出的具体内容31-37
  • 4.4 藏传佛教不同派系的羌姆概况37-41
  • 第五章 宗教仪式传播的特征41-56
  • 5.1 羌姆产生时就作为佛苯斗争的工具41
  • 5.2 羌姆的五W特征分析41-56
  • 5.2.1 拉斯维尔的五W模式41-42
  • 5.2.2 羌姆的“五W模式”分析42-56
  • 第六章 羌姆作为仪式传播的内涵56-61
  • 6.1 羌姆的三种明显特性56-60
  • 6.1.1 宗教附属性强为羌姆进行了神化的定位56-57
  • 6.1.2 羌姆为宗教深奥教义做出了世俗化的阐释57-59
  • 6.1.3 羌姆用娱乐的元素来迎合观众59-60
  • 6.2 羌姆是宗教传播的重要工具60-61
  •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61-63
  • 参考书目63-68
  • 致谢68-69
  • 附录一:扎什伦布寺采访简述(1)69-73
  • 附录二:扎什伦布寺采访简述(2)73-7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彦,张丽;从接受美学看电视受众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郑威,黄晦蕾;当前农村科技传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6期

3 林慎民;;电视硬新闻的娱乐化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4 刘红军;;浅谈手机微博的亲和力传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5 王霞;;浅析德育课教学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及其德育功能[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6 陈艳;;对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王连森;基于符号学的“整体品牌”概念[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张惠民;我国早期科技学术期刊的传播学思想研究[J];编辑学报;2005年02期

9 杜月英;;我国科技期刊编辑概念及编辑活动的演化[J];编辑学报;2006年02期

10 王春玲;;多媒体时代的崭新天空——论新闻编辑意识的转变[J];编辑学刊;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一平;;近十年我国非学术期刊研究综述——以对“中国期刊网”1996-2005年有关文献的内容分析为依据[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王迪;;儿童对电视广告中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陶开俭;;动漫之大众传播符号特质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郭蕊;;借鉴传播学理论探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军;;论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与网络舆论[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孟莉英;;学报责任编辑的责任意识与素质要求[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一集)[C];2003年

7 杨保军;;关于新闻本体的几个基本问题[A];新闻学论集(第22辑)[C];2009年

8 项江涛;;文化多样性传播及藏传佛教发展趋势讨论[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9 屈中正;;注意力经济——文化产业的策略选择[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8 野生动物、湿地与自然保护区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月华;;革命:从虚拟身体到“电子情人”[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嘎;藏族天文历算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马海燕;为霖道霈禅师禅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孙娟;从世俗到神圣[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陈鉴潍;宁玛派隆钦饶绛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贾学锋;萨迦班智达《三律仪差别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余锦龙;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黄杰华;汉藏宝

本文编号:366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66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5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