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道教生命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1 10:04

  本文关键词:道教生命哲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主要从道教生命哲学的体系、特征及其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阐发和论证的。 道教生命哲学的体系包括道与气、性与命、形与神、生与死等几对范畴。道教从道家那里继承了道的形上本体学说,又将其改造成更适合宗教性质的道本体论。它包含着孕生一切生命的潜能,是一切生命产生的根据,是万物统一的基础。道教在拥有一个道的本体存在论的同时,又具有一个气的本体存在论,它是生命的最初萌动,属生命初始状态。性原指人的本性,在道教那里,性指道性,即真常之性;“命”本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无论是作为天命、命运,还是作为生命,它都只体现某种观念,没有具体的指称,道教将它界定为“先天一气”,这就使得命不仅获得实在的生命意义,也获得实在的生命过程。形与神是生命中两个平行并存的构成要素。从生命演变与存在的角度看,形体是基础,精神是形体的一种派生功能,形体决定精神。 道教生命哲学的特征表现为本体即现象、精神生命与肉体生命不分离、有中存无,理性与非理性的相互融合等。 道教生命哲学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修道的现实意义,道教倡导的生活态度对现代人的启迪以及养生贵生思想在现代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9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前言6-9
  • 第一章 道教生命哲学的基本内容9-22
  • 一、道教生命哲学中的“道”与“气”9-13
  • 二、道教生命哲学中的“性”与“命”13-15
  • 三、道教生命哲学中的“形”与“神”15-18
  • 四、道教生命哲学中的“生”与“死”18-22
  • 第二章 道教生命哲学的基本特征22-30
  • 一、本体即现象22-23
  • 二、精神生命与肉体生命不分离23-24
  • 三、融合理性与非理性24-25
  • 四、融合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25-26
  • 五、重生贵人的道德取向26-30
  • 第三章 道教生命哲学的现实意义30-37
  • 一、有利于营造健康的生命30-32
  • 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32-34
  • 三、有利于平衡自然生态34-37
  • 结束语37-39
  • 参考文献3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文照;玄乐道p仯旱览盅囊衾秩死嘌а芯縖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裴甲军;明清茅山宗生命观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道教生命哲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3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83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1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