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处境
发布时间:2017-05-30 08:06
本文关键词:自由与处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按照经典的理性哲学的看法,自由乃是完整的理性体系,是现实性和可能性相统一的理想化状态。相应的,人的生存就是一种趋向于理想化的生存,人与人共同的生活乃是趋向于理想的至善完满的共同体状态。本文采用宗教哲学的分析方法,致力于揭示这种理想的自由体系的局限性,指出,在这样的自由体系中,人的具体生存沦为理性理想的附属之物;人的具体选择早己被普遍思想所规定,从而丧失了处境性,而成为公众性的。这种宗教哲学的分析方法源于齐克果。它充分注意到人的生存中理性和信仰之间的张力,并致力于分析生存中的各种情感的生存论意义,即:情感本身乃是指向对象的,对象则对人的生存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进一步,通过对各种情感的分析,本文揭示出齐克果和海德格尔的不同于经典理性哲学的自由概念,在这里,自由包含了接受性的生存维度,是具体的、处境性的。在文本分析上,我们一方面致力于重构康德和黑格尔的自由体系,一方面采用宗教哲学的方法分析这些自由体系给人的生存带来的分裂困境,特别地,在黑格尔的自由概念中,具体人消失于理性推论中的国家中,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之物。进一步,我们进入齐克果对各种宗教性情感的分析中呈现的自由观。齐克果从基督信仰的角度深刻地批判了理想建构给现代社会带来的问题,以及给个人带来的生存绝望。情感分析让思想再次有了生存的维度,重新唤起人的生存中的的宗教性和伦理性,呈现了一种接受性自由。海德格尔继承了齐克果的伦理和宗教分析,提出了一种生存论的分析,认为我们必须在时间性中理解自由,并指出自由的最基本的特质乃在于处境性。我想指出,从非处境的理想型自由概念到处境中的自由概念是近现代自由概念演变的基本线索。
【关键词】:自由 宗教哲学视角 情感分析 处境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920
【目录】:
- 摘要10-11
- ABSTRACT11-13
- 前言13-22
- 一、问题源起13-15
- 二、分析方法15-16
- 三、文献综述16-19
- 四、主题论证和篇章结构19-22
- 第一章 理想化自由和生活的失落22-72
- 第一节 从自然到自由22-31
- 一、抽象个体问题22-24
- 二、霍布斯论自然状态和自由24-27
- 三、抽象个体的自由与生存:从卢梭到康德和黑格尔27-31
- 第二节 康德的自由概念和两个世界理论31-46
- 一、道德分析中的自由王国32-37
- 二、康德的自由概念及其体系37-42
- 三、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分裂42-46
- 第三节 康德式的自由能够维护人类生活共同体吗?46-57
- 一、政治共同体和伦理共同体的简单区分46-47
- 二、权利理解不一状态下能够维护政治共同体吗?47-51
- 三、信仰缺失状态下能够维护伦理共同体吗?51-57
- 第四节 黑格尔的善理念和具体人57-72
- 一、善的抽象性和现实性问题57-62
- 二、善的现实性即现实中的国家62-68
- 三、一个没有具体人的国家68-72
- 第二章 齐克果的自由概念72-130
- 第一节 《论今日的时代》对现代社会的批判73-82
- 一、处境:人类行为分析73-75
- 二、每个人都是所有的人75-80
- 三、闲谈和无聊:现代个人的言语状况80-82
- 第二节 自由与罪:齐克果对信仰的分析82-98
- 一、近代哲学的两种主体概念82-87
- 二、思想构造的主体的生存绝境87-92
- 三、齐克果论罪和信仰的生存意义92-98
- 第三节 着急情绪:新自由概念的生存论基础98-115
- 一、着急和可能性99-105
- 二、对命运和罪债的着急105-112
- 三、自由、罪和着急112-115
- 第四节 悖论的激情:一种宗教哲学的考察115-130
- 一、悖论的激情及其与认识的关系117-119
- 二、绝对的悖论和冒犯119-123
- 三、信仰与瞬间:上帝作为绝对悖论123-130
- 第三章 齐克果论爱130-181
- 第一节 爱的情感:人对上帝的爱和对他人的爱131-147
- 一、缺乏“爱”的自由132-138
- 二、对作为情感的爱的分析138-142
- 三、对上帝的爱和对他人的爱142-147
- 第二节 爱是一种义务147-163
- 一、“对爱的信仰”148-152
- 二、出于良心的爱和“爱邻人”152-159
- 三、在“亏欠”中爱“我们所见到的人们”159-163
- 第三节 爱和伦理世界163-181
- 一、爱对他人的造就164-167
- 二、“爱必须在场”167-174
- 三、伦理世界与爱的常存174-177
- 四、伦理中的自由177-181
- 第四章 海德格尔论世界和时间性自由181-242
- 第一节 海德格尔论世界的生存论结构182-194
- 一、“在世界之中存在”183-188
- 二、人展开世界的“情态”188-192
- 三、引入一种纯粹意义上的着急状态192-194
- 第二节 着急状态中的时间性自由194-209
- 一、“着急”与自由195-200
- 二、自由与死亡200-205
- 三、此在的自由的时间性205-209
- 第三节 时间性自由与本真的生活世界209-228
- 一、良知及其呼声的生存论性质209-212
- 二、对良知之召唤的领会:此在的罪责性212-217
- 三、决心、先行的决心和“生存之我”217-224
- 四、时间性与历史性224-228
- 第四节 生存论分析下的真理与存在概念228-242
- 一、解释柏拉图“洞穴喻”的概念准备229-234
- 二、海德格尔的思想道路234-238
- 三、在存在与真理之间的人238-242
- 结语 在理性与信仰张力中的自由242-250
- 一、小结:从哲学建构到宗教哲学分析242-245
- 二、自由的处境化245-247
- 三、思想、情感与自由247-250
- 参考文献250-264
- 致谢264-265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265-266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266
本文关键词:自由与处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06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