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民国时期基督徒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

发布时间:2017-05-30 19:04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基督徒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国时期的基督徒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被西方人看作是不够虔诚和彻底的基督徒,被中国人看作是忘本和西化的同胞,这个特殊群体在近代中国饱受争议。本文选取较有代表性的基督徒知识份子罗运炎进行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的关怀。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罗运炎的生平以及思想渊源做了简介和论述。其思想渊源主要从两方面做论述,一方面,他从小受父母的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另一方面,他入学后和留学美国时所受的基督教影响。他深受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福音思想的影响,主张教会与时代同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并且提倡宗教改革,重建“基督世界失去的社会理想”。他的理想是作一名爱国知识分子的同时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文章主体部分是二三四章,重点对罗运炎的思想和实践做叙述和研究。第二章罗运炎的禁烟思想及实践。主要研究了罗运炎关于毒品问题中的染毒原因、毒品危害、禁毒方式方法以及反对鸦片专卖和实践。第三章罗运炎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活动。罗运炎认为教育应该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基督教对教育有很大的责任和义务,主张教会和教徒积极从事教育事业;他主张理性的看待学生运动,不能盲目的一味跟风而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第四章主要论述罗运炎致力于东西文化的融会贯通,即本文所写的他的宗教思想和实践活动。当时社会上对基督教有普遍的抵触情绪,罗运炎致力于中国社会和宗教的相容想通,试图在基督教与中国社会之间搭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因此他主张教会参与社会活动,积极传播福音。本文意图通过对罗运炎的研究来反映当时基督徒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理想,突出基督徒知识分子在当时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民国 基督徒 罗运炎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978;K258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6
  • 一、选题缘起10
  • 二、选题意义及创新10-11
  • (一) 学术价值10-11
  • (二) 现实意义11
  • (三) 创新之处11
  • 三、学术前史回顾11-15
  • (一) 民国时期基督徒知识分子研究现状11-14
  • (二) 关于罗运炎的研究14-15
  • 四、时间界定15-16
  • 第一章 励志人生终成大业16-24
  • 第一节 生平简介16-18
  • 第二节 性格及思想渊源18-24
  • 第二章 罗运炎的禁毒思想及实践24-38
  • 第一节 20世纪毒品泛滥24-26
  • 第二节 罗运炎的禁毒思想26-34
  • 第三节 罗运炎的禁烟实践34-38
  • 第三章 罗运炎的教育思想38-47
  • 第一节 对各阶段教育的关注38-40
  • 第二节 基督教与教育40-44
  • 第三节 理性看待学生运动44-47
  • 第四章 罗运炎的宗教思想与宗教活动47-62
  • 第一节 社会与宗教的“搭桥者”47-55
  • 第二节 基督化家庭运动55-59
  • 第三节 积极的福音布道者59-62
  • 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志斌,,王宏斌;中国鸦片源流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基督徒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7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07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4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